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6-28 13:39:06
原標題:用特色IP豐富內涵激發文化創新活力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用特色IP豐富內涵激發文化創新活力
來源:中國文化報
李繼凱
特色文化IP既是傳統文化時代表達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文化豐富內涵的時代展現。以山東省濰坊市日前推出的以“向上、逐夢、協和、融通”為主題的風箏文化標識為例,可一窺特色文化IP豐富內涵的演變與升華。
“向上” 精神:從物理形態到精神狀態的創新。“向上”作為諸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有的精神內涵,不僅是風箏逆風飛揚姿態的直觀呈現,更是積極進取精神的重要象征。并且,“向上”精神可以不局限于文化象征,而是成為激勵人們在各領域突破自我、推動產業升級創新的強大動力。
“逐夢”文化:從物質承載到精神引領的升華。“逐夢”是人類永恒的主題,貫穿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在古代,無數文人墨客通過詩詞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人生理想,從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到杜甫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家國情懷,都體現了古人對夢想的執著追求。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向世界傳遞著中國人民追求和平、發展、合作的美好愿景。
“協和”理念:從協調到共生的時代展現。“協和”理念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以中醫理論為例,中醫強調人體自身各臟腑、經絡之間的協調平衡,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通過望、聞、問、切等手段診斷人體的失衡之處,并采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方法進行調理,以達到“陰陽調和”的健康狀態。在當代社會,“協和”理念更是體現在國家治理、國際合作等層面。在國內,通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不同地區在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協同共進;在國際上,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融通”胸懷:從文化融合到文明融通的時代互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來具有“融通”的胸懷。如在藝術領域,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藝術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印度、波斯等外來文化的元素,其繪畫風格、色彩運用、題材選取等方面都展現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通,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融通”理念更為重要。我國文化產業積極與國際接軌,在全球市場上獲得廣泛關注。同時,我國積極舉辦各類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的思想碰撞與交流互鑒,為構建多元共生的世界文明格局貢獻力量。
以“向上、逐夢、協和、融通”為主題的風箏文化標識,遵循著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文化標識構建為路徑、以產業融合為載體的邏輯,實現傳統文化價值與時代精神的進一步融合。這種創新并非摒棄傳統,而是基于文化基因的創新轉化,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