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5-07-10 08:41:07
原標題:多領域協同推進民政服務持續優化
來源:中國商報
原標題:多領域協同推進民政服務持續優化
來源:中國商報
近日,民政部舉行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近期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對后續工作安排進行了詳細解讀,同時介紹了民政部在養老服務領域的重點部署。
聚焦養老服務消費
據介紹,民政部、商務部于7月至12月舉辦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并于近日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啟動儀式。此次活動將實施惠老助企政策,降低企業服務成本,推進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落地。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活動將創新形式,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相關部門指導各地組織開展本地區“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充分挖掘中秋節“團圓安康”、重陽節“敬老愛老”等傳統節日內涵,依規舉辦養老服務領域博覽會、展銷會等,爭取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標志性老年產品用品市集和康復輔具精品展區。
在提升服務質效方面,將深入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民政部將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鼓勵各地優化補貼申領流程,通過線上“一鍵申請”、線下社區代辦等方式,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精準覆蓋更多老年人。鼓勵各地通過“硬件升級+智慧賦能”,推動老舊家具更換與智能家居配置相結合,助力老年人實現從傳統居家養老向智慧養老邁進。
另外,要加大服務供給,滿足老年人高品質生活需要,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在消費季期間,圍繞老年人多樣化需求,推出衣、食、住、行、用、醫、養、樂等產品及服務,滿足老年人高品質晚年生活需要。支持各地開展養老機構開放日、試住體驗等活動,助力老年人更加便捷了解養老服務。
實施惠老助企政策,降低企業服務成本。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支持各地用好各渠道資金,實施發放養老服務消費券、推出消費滿減、積分獎勵兌換、老年送餐服務補貼等惠民措施。鼓勵各地以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項目為抓手,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培育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養老服務機構。落實養老服務機構水、電、氣、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政策和有關稅費優惠政策,推進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落地,持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此外,將創新營銷模式,拓展養老服務消費新業態,支持各地引導養老服務和老年產品用品企業利用直播帶貨、達人探店等方式靈活營銷,鼓勵打造定位服務中老年人的專屬直播間。支持在養老服務機構、文博場館、景區、街區等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組織開展“銀發游園會”等活動,大力推動康復輔助器具進社區、進家庭。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今年二季度以來,民政部門加大兜底民生保障力度,低保對象、殘疾人、困境兒童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799.7元、594.9元;全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已惠及1189.3萬困難殘疾人和1636.5萬重度殘疾人,累計受理“跨省通辦”申請3293人,“全程網辦”申請14.4萬人。
兒童福利保障方面,民政部持續推進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推動所有省份出臺流動兒童在居住地享有關愛服務清單。截至目前,全國集中養育孤兒保障標準月人均達2010.6元,社會散居孤兒保障標準月人均達1547.2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月人均達1535.4元。
近年來,養老機構數量增長、分布廣泛,受突發事件影響增大,老人自救能力弱,制定預案十分必要。據了解,民政部近日印發《養老機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旨在健全養老機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機制,規范養老機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響應程序,提高民政部門和養老機構應對處置養老機構突發事件的能力。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以預案宣貫落實為契機,強化養老機構應急管理工作:指導地方民政部門和養老機構認真學習掌握預案的核心要求,進一步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推動各級民政部門和養老機構完善本層級和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形成上下協調、左右聯動的應急預案體系,為養老機構突發事件應對提供制度保障。重點是要壓實養老機構的主體責任和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做到真用、真練,不搞花拳繡腿,要練真功實招;結合預案貫徹落實,指導地方民政部門繼續探索區域養老應急救援技術服務中心建設,支持養老機構改造升級設施設備,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加快健全養老服務應急管理體系。
民政服務持續優化
日前,民政部向社會公布了《行政區劃代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辦法規范的行政區劃代碼,是指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根據編碼規則確定、公布的行政區劃建制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數字代碼。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建制、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建制、2846個縣級行政區劃建制和38712個鄉級行政區劃建制,都有自己特定的行政區劃代碼。
“可以說,行政區劃代碼是行政區劃建制法定主體地位的重要標志和標識,通過一串6位或9位數字的行政區劃代碼,我們就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出這個行政區劃建制的行政層級、隸屬關系、建制類型等關鍵信息,代碼就相當于行政區劃建制的‘數字身份證明’,是連接各類信息數據和行政空間的紐帶,是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的基礎,是開展行政管理和政務服務的重要基礎性數據。”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副司長燕翀介紹。
行政區劃代碼作為依法依規確定、公布的行政區劃建制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數字代碼,是其法定主體地位的重要標識,反映其行政層級、隸屬關系、建制類型等關鍵信息,是重要的基礎數字代碼,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各領域。辦法的出臺實施,是依法加強和改進行政區劃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通過“小切口”立法填補制度空白、有效回應社會關切、提升管理質效的具體措施。
據介紹,辦法重點規范了三方面內容:各級的責任更加明確。縣級及以上代碼由民政部確定,鄉級代碼由省級民政部門確定;編碼的情形更加規范。設立行政區劃時編制代碼,撤銷行政區劃時廢止代碼,變更隸屬關系時廢止并編制新的代碼,界線變更、駐地遷移、更名等行政區劃調整沿用原有代碼,這樣既保證了代碼與行政區劃建制之間的唯一對應關系,又減少了不必要的代碼變更;編碼的規則更加科學。明確了省、地、縣、鄉四級行政區劃代碼的數字位數和構成,規定了各個號段代表的不同建制類型,提出了順序編制、唯一對應、廢碼不用等編碼要求,將編碼的成熟經驗上升為部門規章,實現了代碼編制工作的科學化。
為了確保行政區劃代碼的穩定性,辦法第十八條規定,辦法實施前已經確定的行政區劃代碼一般不做改變。辦法實施后,原有的依法合規的行政區劃代碼的使用不會受到影響。(依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