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5-07-18 08:33:07
原標題:多措并舉 美麗海灣“顏值”持續提升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多措并舉 美麗海灣“顏值”持續提升
來源:光明日報
來自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83.7%,較2020年提高6.3個百分點,2025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繼續穩中向好;重點監控的24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連續4年消除“不健康”狀態。
“不少海灣‘顏值’在提升、‘氣質’在改善,水清灘凈、魚鷗翔集逐步成為常態,人海和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說。
他介紹,“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以美麗海灣建設為主線,聚焦突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堅定實施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實現近岸海域水更清、灘更凈、灣更美、人海更和諧。
海灣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中向好
美麗海灣建設是重要的環境民生工程。2024年,全國已有162個海灣水質優良比例超過85%,其中125個海灣水質優良比例為100%,中華白海豚、勺嘴鷸、布氏鯨等海洋生物及棲息地保護成效顯著。
在山東東營黃河口灣區,得益于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總氮協同減排,流域入海總氮負荷明顯降低,黃河口灣區水質優良比例較基準年大幅提升32個百分點。
張志鋒介紹,沿海各地都把提升人民群眾臨海親海享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美麗海灣建設的重要目標,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三批11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公眾滿意度都在95%以上。其中,山東日照張北灣建成28公里陽光海岸綠道,福建廈門同安灣打造生態宜人的濱海旅游浪漫線,廣東深圳大亞灣建設高品質的濱海國際旅游度假區,都得到當地居民和各方游客的認可與點贊。
當前,我國美麗海灣建設已經進入“擴面、提質、增效”的新階段。張志鋒說,隨著美麗海灣建設范圍擴大,重點打造美麗海灣數量從50個擴大到110余個,廈門、秦皇島等7個沿海城市正在探索開展全域美麗海灣建設,沿海各地也在同步推進其他海灣的治理。
海洋垃圾與入海排污大幅減少
海洋垃圾不僅影響公眾的親海體驗,也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
去年6月,生態環境部聯合多部門印發行動方案,各沿海城市以65個毗鄰城市建成區的海灣為重點對象,持續開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動。
得益于沿海各地部門協同、區域聯動、多方參與的治管協作,海洋垃圾清理工作實現常態長效。無人機航拍結果顯示:相關海灣岸灘垃圾的平均蓋度從去年夏季的5.14‰下降為今年春季的1.25‰,總體降幅達75.6%。
“全國65個海灣中,去年無人機航拍發現了157個海洋垃圾集中分布岸段,總長度有126公里左右。到今年春季,這些岸段均已基本完成存量垃圾的清理工作。”張志鋒說。
此外,沿海各地結合實際常態化開展各類公益凈灘活動。例如,天津定期組織企事業單位和中小學生開展“美麗海灣 我在行動”凈灘活動;通過“每日凈灘5分鐘”海洋保護項目等,山東威海推動社會公眾更加廣泛、常態化參與美麗海灣建設……
加強入海排污口的治理監管,對于從源頭上減輕沿海地區污染物排海壓力、推進美麗海灣建設、保障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2025年年底前,完成近岸海域范圍內所有入海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重點海灣入海排污口整治。
生態環境部通過部署建設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入海排污口設置的在線備案,逐步建立全國入海排污口動態管理臺賬,推進入海排污口“一張圖”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萬余個,重點海灣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93.1%。
張志鋒表示,要高質量打好“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收官戰,高水平謀劃“十五五”各項工作,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提供重要支撐和服務保障,讓美麗海灣的環境之優、生態之美、治理之效成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惠及更多的社會公眾。
(本報北京7月17日電 本報記者 張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