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部沿海、黃河下游;重慶,西部內陸、長江上游。地理上,兩地直線距離超千公里;情誼上,兩地守望相助歷久彌深。從對口支援到東西部協作,從脫貧攻堅到深度融入,魯“依重慶所需,盡山東所能”,渝“感恩于懷、銘記于心”。
作為總部設在山東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恒豐銀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跨越山海,于2009年成立恒豐銀行重慶分行,駐渝深耕發展十六載,架起魯渝協作的金融橋梁,致力推動“好客山東”牽手“大美重慶”,助力打造魯渝協作“升級版”。
通江達海 激活內陸開放新動能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被黨中央賦予“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戰略定位。
圖為:位于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內的重慶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不靠海、不沿邊,對于深處西部內陸的重慶而言,建設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通道是關鍵。恒豐銀行重慶分行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運用“融資+融智”模式,為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量身打造綜合融資方案,累計投放4.9億元,助力通道聯“線”成“網”;聯動恒豐理財成功投資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發行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公司債券,助力渝西、渝昆、成渝等鐵路干線建設,進一步完善通道基礎設施網絡。
通道建設是基礎,貿易暢通是實質,金融服務是活水。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加強跨境貿易金融創新,上年跨境結算、結售匯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規模同比增長143%,為外貿企業量身定制基于企業網銀的線上購匯付匯方案,讓“數字代替人跑路”,大幅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助力企業“出?!?,全力以赴支持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果說西部陸海新通道側重于外循環,沿江通道則側重于內循環。位于長江上游的重慶,境內679公里長江橫貫東西,約占長江通航總里程的1/4,干支航道網總里程達到4472公里,2024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近2.3億噸,完成水路貨運量2億噸、貨物周轉量2441億噸公里,水運是其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
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航運金融大有可為。恒豐銀行重慶分行落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聚焦長江內河航運產業集群場景業務,深入研究與走訪摸排,構建“官方數據+同業反饋+實地調研”三維立體化客戶畫像體系,針對內河航運行業“重資產、長周期、強周期”特點,創新開發船舶融資特色產品“船舶貸”,大力推進淘汰老舊營運船舶及新建新能源船舶。
圖為:重慶市河牛滾裝船運輸有限公司船舶修造現場
扎根三峽庫區20余年的重慶市河牛滾裝船運輸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水路物流代理、船舶修造、船舶檢測的船運企業,已發展成為重慶市運力總規模排名第一的行業龍頭企業。為調整運力結構、擴大運力規模、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河牛船運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計劃淘汰高耗能船舶,新建打造數十條新能源船舶,以LNG(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代替傳統油船。
恒豐銀行重慶分行構建“營銷+審批”協同機制,由專班及條線部門統籌聯動經營機構開展精準營銷對接,為河牛船運公司量身定制“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通過線上抵押登記便利化、評估與保險服務標準化前置、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等創新舉措,實現業務全流程高效運轉,推進業務加速落地,成功為企業高效投放首批固定資產貸款超4000萬元,有效保障船舶煥新升級的融資需求。
截至7月末,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已累計批復船舶貸授信金額10.34億元,形成可推廣復制的標準化出賬流程,打造航運金融服務示范樣本,后續將圍繞航運企業開戶、存款結算、財富理財、代發工資等需求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服務,探索與航運關鍵節點的深度合作,打造“航運+物流+供應鏈”綜合金融服務生態。
產融合作 擦亮制造重鎮金名片
作為制造重鎮,重慶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以及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制造業發展門類齊全、底蘊深厚、基礎良好,正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推動制造強市建設。
恒豐銀行重慶分行積極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使命,堅持把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動融入和服務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開發園區金融智能輔助系統“恒渝數貸”、加快股票回購貸款業務落地等,扎實推進金融與產業雙向奔赴。
某新材料企業是大型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的上游供應商,近年來訂單量大幅增長,擴大產能需求急劇提升。恒豐銀行重慶分行深入調研行業生產周期特性,直擊鏈上中小供應商“融資難”痛點,根據其交易方式、結算期限等特點,制定行業訂單融資業務融資方案,有效緩解企業在履約生產、備貨階段的資金壓力,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
針對園區金融服務“痛點”,恒豐銀行重慶分行與運營商、園區管委會協同聯動,打造“園區+產業”模式,開發園區金融智能輔助系統“恒渝數貸”,提供“一園一策”的差異化園區金融綜合服務方案,通過前置審批、定制清單,實現對客戶基本準入條件、企業經營情況等審查要點的線上化信息獲取及識別,有效提升作業效率及審批時效。
神馳機電是重慶制造業領軍企業,業務范圍覆蓋電機電控、儲能電源、園林機械等產品領域,是一家集產品研發、智能制造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了解到神馳機電決定啟動股票回購計劃后,恒豐銀行重慶分行業務團隊深度剖析企業財務狀況、市場前景等關鍵要素,高效推進各項流程,活用央行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政策工具,量身定制5500萬元綜合授信方案,支持企業優化資本結構。
此外,為市級重點工程——重慶新發地東盟國際食品產業園量身制定全場景協同閉環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提供合作項目貸、倉儲用房按揭、收銀結算及公私聯動一體化金融服務,為園區項目建設授信7.3億元貸款,助力打造百億級食品產業園區;為重慶市國家物流樞紐補鏈強鏈重點項目——西部(重慶)科學城黃磏港投放“平急兩用”項目前期貸款4.5億元,加大倉儲物流基礎設施貸款支持力度;推進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通過“恒惠·廠房按揭”產品為重慶科朗索科技有限公司落地520萬元資金支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聚焦產業需求、園區需求、企業需求,圍繞模式創新、系統創新、產品創新,恒豐銀行重慶分行以“三聚焦、三探索”產融合作為抓手,打造“全鏈條、全周期、全方位”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體系,支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制造業綜合能級與實力持續提升,用金融活水擦亮重慶制造的“金名片”。
數字賦能 繪就民生福祉同心圓
在重慶舉行的“金融強國——西部金融中心之夜”上,恒豐銀行參與發起“AI領創企業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倡議,自主研發的“恒運AI答”項目成功入選《重慶金融行業AI創新應用場景能力清單和機會清單》,彰顯在金融科技融合領域的創新實力。
圖為:恒豐銀行參與發起“AI領創企業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倡議
數字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恒豐銀行重慶分行積極融入數字重慶建設的浪潮,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和數字技術在提升業務質效中的關鍵作用,加速推進AI應用場景落地,利用RPA技術實現29個場景應用,每月節約人力超1600小時,顯著提高工作效率,深度融入重慶本地政務生態,接入預售資金監管、農民工代發工資監管等在內的各類政務平臺,依托政務數據互聯互通,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輸送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
特斯聯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城市級智能物聯網平臺公司,近年來緊跟國家數字城市發展規劃,自研智能城市操作系統,提升社區治理及管理現代化水平。恒豐銀行重慶分行投放流動資金貸款1億元,滿足企業后期儲備項目陸續開工的需要,為企業深度參與數字城市建設提供堅實保障。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產業園是重慶數字經濟的重要引擎,正著力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恒豐銀行重慶分行為園區授信8億元,成為金融支持數字經濟園區“進階”的有效實踐。
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重點任務。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堅定拓展數字金融賽道,精準對接消費需求,深入拓展多元消費場景,積極提升服務能級,以小額消費信貸為切入點,深度融入平臺經濟生態圈,試點組建數字化復合型團隊,大力開拓同頭部互聯網企業“朋友圈”,構建同業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普惠消費聯動,投資貸款一體”綜合金融業態新模式,以金融力量多維激活消費引擎,為做大消費市場提供金融支撐。
圖為北倉文創街區街景
與繁華熱鬧的觀音橋商圈、九街一街之隔的北倉文創街區,是重慶城市更新代表性文創示范項目之一,也是眾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閑打卡的好去處。隨著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不斷攀升,北倉文創街區計劃拓展改造、提檔升級,但其運營主體是一家輕資產的文化創意型公司,缺乏抵押物使其在融資過程中屢屢受挫。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全面了解運營主體的經營發展狀況和資金使用安排后,通過整合資金流、信息流等多種手段,精準監控流動性風險,量身訂制授信方案,成功落地純信用、無抵押中期普惠金融貸款,助力打造文商旅消費新場景。
在萬州,下好金融服務“繡花”功夫,助力三峽繡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在涪陵,因地制宜推出差異化金融產品,助力“816工程”景區“出圈出彩”;在璧山,量身設計綜合性融資方案,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知識”變“資本”。
自2023年5月,恒豐銀行與重慶市政府在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九次聯席會議期間簽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戰略合作協議以來,累計批復授信額度1418億元,提供傳統客戶融資總量超700億元。
在山東省干部協作重慶干部管理組指導下,舉辦魯渝協作銀企對接會。截至目前,該行清單化對接魯渝協作項目8個,服務支持對口幫扶14個區縣的40家企業主體,以金融力量促進產業協作、人才協作、消費協作,推動魯渝協作走深走實。
站在魯渝協作新的起點,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必將繼續擔好金融橋梁的積極作用,助力打造魯渝協作更多標志性成果,奮力書寫金融支持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恒豐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