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國家相繼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鼓勵連鎖化、標準化運營”“支持半失能老人及老年夫婦在原居環境接受差異化照護”。京博養老中心以此為根本遵循,在綜合共享區正式落地“共享保姆”服務模式,以“響應式服務”將政策要求轉化為可感、可知、可及的長者體驗。
與秦皇島等地試點的“共享保姆”概念相呼應,京博養老中心將“共享”進一步細化為“時段共享、技能共享、空間共享”。護理員不再固定于某一家庭,而是根據半自理老人及“一方自理、一方需照護”老年夫婦的實時需求,在綜合共享區內靈活流動,助餐、助潔、助行、助浴等服務被拆分成可自由組合的“微服務包”,長者像點餐一樣勾選即可。
綜合共享區“共享保姆模式”與以往傳統養老模式大不相同,老年夫婦不必分開,一方接受護理時另一方仍在視線范圍內,徹底破解“一人住院、兩人分居”的情感痛點,每個房間與公共區域均配置“一鍵呼叫”物聯網終端,信號 3 秒內直達值班護理員,同步推送老人位置,與國家鼓勵的“智慧養老終端普及”同頻共振。
中國養老網調研顯示,全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中,半自理及輕中度失能群體占比達 28.6%,傳統住家保姆存在“全天候空耗、專業技能不足”兩大痛點。京博養老中心“共享保姆”通過拆服務、拆時間、拆空間,實現同一位護理員日服務 4–6 位老人,人均服務時長提升 35%,專業照護覆蓋率提升 50%,長者月度滿意度穩定在98%以上。
國務院《“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指出,要“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京博養老中心通過“共享保姆”模式,把政策條文轉化為具體場景:①以社區嵌入式布局落實“就近安老”②以標準化、連鎖化運營實現“普惠可及”③以智慧化手段達成“精準響應”。從“一張床位”到“共享保姆響應式服務”,京博養老中心綜合共享區用“共享保姆”把國家政策文件上的條款寫進了長者的日常生活。
京博養老中心綜合共享區正以實際行動把國家戰略落地為長者觸手可及的幸福晚年,也為破解縣域養老模式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