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5-07-22 18:04:07
原標題:前5個月食品出口額達94.5億元!煙臺海關創新監管方式助企紓困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前5個月食品出口額達94.5億元!煙臺海關創新監管方式助企紓困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今年前5個月,煙臺市食品出口交出亮眼成績單:出口總值達9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4%。這一增長的背后,是煙臺海關聚焦企業痛點,通過企業集團賦能、保稅倉儲解難,為助力食品企業順利“出海”提供保障。
面對食品加工時效要求高、周轉快的特點,煙臺海關推廣的“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成為破局關鍵。該模式是指海關實施的以“企業集團”為單元,以企業集團經營實際需求為導向,對企業集團實施整體監管的加工貿易監管模式。
龍大食品集團是這一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近日,龍大食品集團調撥一批50噸保稅原料發往子公司,用于生產調理食品,在辦結海關通關手續后,這批產品將出口日本。龍大食品集團是一家長期耕耘于食品加工行業的民營企業,生產加工的水產品、調理食品等出口至日本、韓國、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食品加工要求時效高、周轉快,為了有效地管理集團下屬20家子公司的進出口和生產,集團公司申請了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企業進口部部長曲銘順說。
“該模式以大型企業集團為重點,可實現集團企業間保稅貨物的統一管理、自由流轉、使用。”煙臺海關駐八角辦事處副主任于向華介紹,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突破了以單一合同或單一企業為單元的傳統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以前集團各子公司開展加工貿易業務,習慣于單獨簽訂合同、辦理手冊備案、報關等手續。實施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后,保稅料件、設備可以在集團各公司內自由流轉、調撥,集團內外發加工無需備案,全工序外發免征保證金,減少企業資金占用的同時,還提高了生產效率,使集團各子公司之間配合得更加順暢。”曲銘順介紹,今年前5個月,集團內部調撥保稅料件7批,開展保稅結轉7次,涉及貨物貨值634萬元,節省相關費用14余萬元。
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式,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就業等諸多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煙臺市是全國知名的水果之鄉、水產之鄉,同時具有強大的加工能力,本地眾多企業抓住臨海優勢,以加工貿易方式開展食品加工,促進了食品業快速發展。
近日,在煙臺海和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20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忙碌地對鲅魚進行開片、去皮、切段、拔刺等處理,在辦結海關通關手續后,這批20噸無骨魚產品將發運到海外市場。
“無骨魚產品進行全無骨處理后,大部分出口至日本的醫院及養老機構,成為醫療食品及功能食品。在國內市場,公司也發力將無骨魚產品推向各類商超,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更安全的魚類食品。”公司總經理王大軍介紹。
作為一家深耕水產品貿易、深加工行業30余年的企業,煙臺海和食品有限公司持續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精加工程度、豐富產品種類及市場,在近5年時間里實現了出口翻番增長。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給企業的倉儲能力帶來很大壓力,大量保稅凍水產品無法在廠內存放。
“水產品的倉儲有自己的特點,因為我們要集中在捕撈季大批量采購原料,需要大量冷庫來滿足倉儲,而企業自身的冷庫是有限的。”王大軍表示。
得知企業的困難后,煙臺海關主動對接,針對企業生產特點及訴求,研究提出通過公用型保稅倉庫、保稅貨物外存、外發加工等方式解決倉儲問題,及時為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在確保保稅貨物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合理合規利用周邊的加工、倉儲資源,便利企業生產。
“目前我們70%以上的保稅原料存放在廠外,有效地利用了閑置資源,實現了加工企業及配套企業雙贏。今年以來,我們提前布局,開拓了歐美等銷售渠道,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種類,公司出口量提升了近20%。”王大軍表示。
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煙臺市出口食品94.5億元,同比增長11.4%。
YMG全媒體記者 王鴻云 通訊員 姜明 廖丹 程彥翔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