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晚報
2025-07-23 09:14:07
原標題:青島“00后”連續登頂三座高山
來源:青島晚報
原標題:青島“00后”連續登頂三座高山
來源:青島晚報
青春是什么?在青島小伙范子鶴看來,青春在于探索,在于挑戰,在于登頂時品味沿途的險峻。22歲的他,如今已經登頂三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包括今年7月登頂的海拔超過7500米的慕士塔格峰。對于范子鶴來說,這,就是成長。
挑戰哈巴雪山
“00后”青島小伙當“攀登者”
精干的寸頭發型,炯炯有神的眼眸,略顯稚嫩的面龐已經被太陽曬得黝黑,只有雙眼周邊的皮膚在護目鏡的保護下顯得發白……7月21日,記者見到了剛從新疆返回青島的范子鶴。22歲的他,如今已是登頂過三座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的資深“攀登者”。
登山運動,看上去離普通人有些遙遠。身為“00后”的范子鶴是如何開始攀登生涯的?據他回憶,第一次接觸登山純屬巧合:2024年春季,范子鶴在瀏覽社交軟件短視頻時,看到了一個介紹登山活動的賬號:仰頭可以看見湛藍的天空,低頭能看見白雪皚皚的山坡和層巒疊嶂,平視時能看見云朵就在和自己一般高的前方。
“看見那么美的風景,挺羨慕的。”范子鶴稱,他從小喜歡運動,中學時代喜歡上了長跑,大學時期還經常參加馬拉松比賽。“既然我還年輕,又一直堅持運動,為什么不嘗試一下登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范子鶴點開了視頻下方鏈接,記下了聯系方式。
范子鶴查詢后發現,這是一家在體育運動管理部門備案過,可以合法組織登山運動的公司。和家人商量后,范子鶴決定報名參加5月登頂哈巴雪山的活動。
一練就是兩個月
每天負重20公斤爬200層樓
雖然有運動基礎,但這畢竟是第一次登山,范子鶴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他穿著20公斤的負重背心在小區爬樓梯,每天累計要爬200層樓;在健身房,他每天要練習負重深蹲、引體向上和俯臥撐等動作,一練就是近兩個小時。
那段日子,正是春寒料峭時,范子鶴剛出的一身熱汗很快會涼透,但他沒有退縮,依然堅持。“既然開始了,決不能半途而廢。”范子鶴稱,連續兩個月的強化訓練,讓他的體能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24年5月,范子鶴飛赴云南麗江,開始攀登哈巴雪山。
范子鶴乘車抵達哈巴村時,稍事休整,便開始向海拔4800米的大本營進發。從哈巴村到大本營無法乘車,只能靠騾子運載。經過三個小時到達大本營的范子鶴感覺有些不適應,出現輕微的高原反應。在向導們的指導下,范子鶴通過喝水、慢步走的方式,逐漸適應了山頂的氣候。
“以前,我以為登山就是一邊走,一邊看風景。”范子鶴回憶,真正踏上山路時才知道,出發的時間往往是凌晨,除了隨身光源能照到的地方,四周一片漆黑,他需要集中精力,一鼓作氣向上攀登,當范子鶴在向導的帶領下登上海拔超過5300米的山頂時,看到日出之后的美景,就像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每一筆都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挑戰與驚喜
一年多時間挑戰三座高山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4個月后,范子鶴又挑戰了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連續兩次登頂,帶給這位年輕人很多挑戰與驚喜。在范子鶴看來,沉著冷靜地不斷開拓,去探究不可知的地方,這就是青春的魅力。
今年6月,范子鶴決定挑戰位于新疆西部的昆侖山脈、海拔達到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慕士塔格峰被譽為“冰川之父”,攀登難度極大:它位于帕米爾高原深處,距離最近的城市有數百公里遠,交通不便;除此之外,山頂附近分布有冰川且地形復雜,冰裂縫與冰塔林密集,而且氣候復雜多變,隨時有大風刮來。
為了盡快適應,范子鶴提前18天到達喀什,在專業向導的指導下開始訓練。“我發現這次和之前的完全不同。”范子鶴感嘆,之前的兩座山峰,都是從大本營向山頂沖刺,只有一段路,一天之內即可完成;這次攀登的慕士塔格峰,從大本營到頂峰共有五個點四段路程,從攀登到休息,每一段路程都要耗上一天。
克服勞累和孤獨感
他用時四天登頂慕士塔格峰
“登山的一共有10多個人,大家都背著氧氣、能量膠、巧克力等裝備和補給,穿著羽絨服,腳上穿著踏雪板,不敢走快了。”范子鶴回憶,每天7到8個小時的攀登時間,他都背著至少7公斤重的補給,踏著雪向山頂移動。攀登的頭兩天,他體會到了史無前例的身體機能挑戰:為了克服勞累,他每隔幾十分鐘就要吃下高熱量的能量膠;除此之外,他不敢輕易取下護目鏡,因為一旦眼部周邊皮膚被凍傷或者遭遇雪盲,會更加麻煩。范子鶴表示,相比身體勞累,攀登時更需要克服內心的孤獨感,雖然一起登頂的人不少,但大家很少交流,因為少說話可以避免過多的氧氣消耗,從而保持體力。
除了身上的重量,還有隨時襲來的大風甚至小冰雹,有時大家不得不在帳篷里躲避。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山坡上的冰裂縫,“那段裂縫有10多米寬,70多米深。”范子鶴回憶,向導用梯子搭建了一個不到半米寬的獨木橋,他在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踏過了最危險的這段路程。
7月6日上午8時,經過徹夜攀爬,范子鶴終于在第四天登頂慕士塔格峰。“望向周邊,我和云站在一個高度,周邊是植被和覆蓋著白雪的山坡,讓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半個多月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刻。”范子鶴感嘆。
體驗別樣青春
登山是探索生命意義的方式
當被問及為何會愛上登山這項運動時,22歲的范子鶴有自己的看法:他從小生活在海邊,對高山有一種憧憬和向往。除此之外,他想在登山的過程中,體驗不一樣的青春,將自己定下的挑戰目標,拼盡全力去完成。
范子鶴在西部攀登高峰時,媽媽王女士總是充滿牽掛。“很想成就他,又擔心他的安全。”王女士感嘆,有時想打電話給兒子,海拔高的地方沒有信號,她心里難免會擔憂。“很多名人都喜歡登山,挑戰自我。”在范子鶴和媽媽眼里,登山運動的魅力跨越了地域、文化和時代。這項運動既能在登頂時俯瞰自然的壯美,回頭看看,也能品味一路艱辛的歷程,這個過程,和很多強者的人生相似。登山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像是一種探索生命意義的方式。范子鶴表示,趁著年輕,他還要挑戰更多山峰。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首席記者 劉卓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