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5-07-23 09:20:07
原標題:國字招牌背后的育才密碼!從"國字號"到"國際范",看煙臺職業學院的"強基、融合、拓界"育才路——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國字招牌背后的育才密碼!從"國字號"到"國際范",看煙臺職業學院的"強基、融合、拓界"育才路——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在仙境煙臺,一所職業院校用一連串“國字號”招牌勾勒出高質量發展的軌跡: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單位、首批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幌盗蟹Q號熠熠生輝,學校走出了一條“強基礎、重實踐、融產業、拓國際”的辦學之路,鋪就了萬千學子逐夢匠心的沃土,書寫了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發展、對接產業需求的精彩答卷。
淬煉技能
讓每個學子找到成長賽道
從這里走出去的學子,有的被評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有的成長為高校研究生導師,有的扎根祖國邊疆建設基層,完成了人生的華麗“逆襲”。
讓學子有底氣努力在逐夢路上奔跑的,是煙臺職業學院“五育并舉”的育人體系,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賽道。
學校聚焦煙臺“9+N”產業布局和16條重點產業鏈,服務深??萍肌⒅悄苤圃?、現代化工等企業數字化協同、智能化裝配等新型崗位需求,啟動專業數字化改造計劃——
全力打造模具設計與制造、船舶工程技術2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和8個省級品牌專業群,形成專業集群優勢;
新增智能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12個新專業,涵蓋海工裝備、現代化工、數字媒體等領域,形成超前布局優勢;
大力推進智能財務、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動力電池檢測與安全運維等微專業建設,形成融合發展優勢。
“名師群”也是煙臺職業學院脫穎而出的一張王牌。學校引進培養博士137人、全國技術能手7人,擁有教授、副教授近30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省級以上名師團隊50多個,立項省級以上教科研課題600余項,共獲省自然科學基金26項,立項數量、獲批經費均居山東省首位。“近五年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在各類大賽中表現優異,獲得國家級技能大賽獎項200余項、‘一帶一路’等國際賽事獎項100余項,雙創類競賽獲獎240余項,人才培養成效顯著。”黨委委員、副校長邢勤說。
高素質人才的閃光點不僅體現在專業技能上,學校希望通過多元的校園生活,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高光——無論是在賽場拼搏、在實訓室鉆研,還是在社團里結識摯友,都能在實踐中明確方向,成長為“全面發展+專項突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82個學生社團涵蓋科技、文藝、公益領域,“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文化氛圍讓校園充滿活力。男子籃球隊兩奪全國大學生籃球三級聯賽總冠軍。在這里,學生既能在3D打印實訓室鉆研技術,也能在原創思政舞臺劇《國家相冊》《青春之歌》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提升自我,還能通過“三下鄉”志愿活動深入鄉村,在實踐中讀懂中國。
就業不用愁
畢業生企業搶著要
6月22日,煙臺職業學院推出“智選煙職·智贏未來”招生全時守護計劃,覆蓋山東省16地市的30場高招咨詢會正火熱進行中。
招生與就業處處長張俊介紹,在煙職2025屆畢業生中,有42名同學喜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110名同學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601名同學被評為“優秀畢業生”,2292名同學實現了升本夢想,更多的學生踏上就業崗位。
畢業生就業質量是衡量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的核心指標。“煙臺職業學院的畢業生一直都很搶手”,這是很多知名企業的共同認知。麥可思人才培養質量報告顯示,我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質量及就業率走在全國高職院校前列。
煙臺職業學院成立了由學校主要領導掛帥的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創新單設二級院系就業科,率先成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站被人社局評為“優秀”等次。建立畢業生三年跟蹤機制,持續提供貫穿畢業前后的一體化就業服務,切實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
此外,構建大型雙選會、專場招聘會、網絡職通車、精準對接會“四位一體”就業體系,每年為畢業生提供崗位3萬多個。與區市深度對接,常態化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千企大走訪等活動,年舉辦“留煙體驗日”60余場、“企業體驗日”300余場。與山東工商學院、煙臺一職等院校聯合開展“中高本”貫通培養;與市總工會共建煙臺工匠學院,培育工匠人才1.2萬余人,入選第一批省級工匠學院;與人社局等攜手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年均50場,培育省級技能名師近50名;與市工商聯聯合開展“與名企對談”等活動,引導學生“知煙臺、愛煙臺、留煙臺”。
走進煙臺職業學院,“全國百所畢業生就業工作布點高校”“山東省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焙汀吧綎|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一塊塊獎牌告訴我們:在這里,每一份努力都能收獲回響。
產教融合新高地
攻克企業卡脖子難題
評價高職院校的辦學能力,不僅要看育人模式,還要看其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的契合度。
在煙臺職業學院實訓車間,學生們正在中集來福士工程師的指導下調試船舶管路系統——這樣的“實景課堂”,正是學校產教融合的生動縮影。
投入2億多元建設的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工程實訓基地,79個高規格實訓室,1.32億元設備,為學子提供了與企業無縫對接的實踐平臺。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最鮮明的特色,不僅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路徑,更是學校實現特色發展、服務區域產業的重要抓手。學校與煙臺市重點產業鏈鏈主及龍頭企業如萬華化學、東方電子、中集來福士等共建了14個產業學院。
學校還牽頭成立了智能協作機器人、高端海洋油氣裝備、現代國際物流、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建造與運維4個全國性國家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和2個省級、7個市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覆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2000余家單位。通過打造“產業鏈-產業學院”的“一鏈一院”特色發展模式,實現了校企需求有效對接,資源有效整合,訂單培養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近90%。
“作為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為那些擅長動手實踐、渴望在技術領域深耕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睆钠迯S學徒工到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質量工程師,再到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煙臺職業學院交通工程系教師王廣義的成長之路就是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生動縮影。
面對產業發展的多變形勢,科教融匯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煙臺職業學院著力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依托13個博士領銜科研團隊,學校共建有49個科研平臺,通過與企業共建“博士工作站”等方式,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70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超15億元。
王仲勛博士團隊為煙臺海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開展的“超高精密機床主軸制造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為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000余萬元;蓋蕓蕓博士團隊與煙臺水禾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開發“大蒜腐根病復合生防菌劑開發與效果評價”,創造經濟效益1500萬元;王影東教授團隊與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新型遠洋漁業船舶設計與建造技術”項目,獲得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煙臺職業學院通過項目共研、技術共克、人才共聚,把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真正實現科研與教學的“雙向奔赴”。
打開國際視野
構建跨國育人朋友圈
6月30日,“2025巴哈馬青年夏令營”閉營儀式在煙臺職業學院舉行。這場以“綠色低碳”為主題的活動,涵蓋新能源汽車實訓、3D打印體驗等環節,讓巴哈馬師生深深感受到中國職業教育的魅力。
近年來,煙臺職業學院在職教出海、合作辦學、海外培訓、交換留學等方面探索創新,形成了融語言、文化、技能“三位一體”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格局——
成立中巴和中馬國際學院2所海外分校以及中越職業教育共同體;與立訊精密、玲瓏輪胎、青島海之晨工業裝備等中資企業合作共建巴基斯坦、塞爾維亞、越南3所“班·墨學院”。目前電氣自動化、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6個專業、25門課程、58個教學資源、2套教學裝備獲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越南等國權威機構認證并在海外推廣。
聯合百世物流、煙建集團等中資企業在泰國、加納等國建設海外培訓中心,其中加納海外學習中心入選國家開放大學首批海外學習中心。截至目前,學校已累計為海外中資企業培養技能人才2萬人日。
與加拿大薩省理工學院等40余所國外高校建立起良好合作關系,培養來華留學生400余人,今年上半年有俄羅斯、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越南等10個國家57名留學生在校學習;連續4年立項教育部語合中心“漢語橋”項目,為俄羅斯、菲律賓、越南等10余個國家培訓學員3000余人次。同時,學校積極參與國際零碳島嶼合作組織建設,作為唯一高校代表參加煙臺—太平洋島國零碳合作對接見面會,推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方案,承辦的島嶼國家旅游酒店管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培訓班即將開班。
從技能培育到就業保障,從產教融合到國際拓展,煙臺職業學院以“強、變、融、暖”的發展理念,書寫著職業教育的時代答卷。正如學校黨委書記陳新姿所說:“我們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使命,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力爭讓每一位學子都能綻放獨特光彩,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職教力量?!?/p>
YMG全媒體記者 王修齊 通訊員 宮珮珊 孫夢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