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5-08-04 20:05:08
原標題:濟寧新能源船舶創新應用出圈記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濟寧新能源船舶創新應用出圈記
來源:經濟導報
7月30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在鄒城市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下稱“新能船業”)數智控制中心舉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系列首場記者見面會,以“打造新能源船舶創新應用高地”為主題,通過在企業一線進行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對品牌和生產場景直觀展示,生動鮮活地介紹濟寧市構建以骨干企業為引領、中小企業卡位入鏈的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助力濟寧好品牌“出圈”。
智能綠色船舶
引領內河航運革命
新能船業是濟寧能源發展集團聯合中集集團、寧德時代、武漢理工大學打造的全國首個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于一體的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標準化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該公司目前主要經營LNG、電能、氫能等內河新能源船舶的研發、制造、維護等業務。項目一期占地1125畝,具備年建造2000—5000噸級內河船舶240艘、修理改裝100艘的生產能力。
該公司致力于打造以“節能、環保、經濟、高效”為特征的“4E”船舶,現在主推的有90米LNG動力集裝箱船、73米LNG動力集散兩用船、67.6米LNG動力集散兩用船和67.6米純電動力集散兩用船4種標準化船型。
其首創船型通過技術成果集成,實現了新能源動力、低阻力、船機槳匹配、船體結構輕量化4項突破,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碳排放降低15%,純電動力船舶更實現零污染、零排放。
同時,依托激光加工、先進裝備制造、傳感器、光通信、數字化等技術,打造了聯合車間—智能工廠項目。
該公司今年6月開工的法國達飛海運182TEU純電動力集裝箱船,成為我國純電動力內河集裝箱船首次出海的標志性項目,彰顯了濟寧造船舶的國際競爭力。
智能裝備與綠色材料
賦能船舶制造
珞石(山東)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高速高精度工業機器人鏈主企業,十年來累計技術研發投入超10億元,掌握了機器人制造核心技術。在新能船業的生產車間,珞石機器人已應用于智能化理料切割、自主打磨、自動組對等環節,大大提升了造船自動化水平。
該公司現有兩個系列60余款工業機器人及柔性協作機器人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制造、汽車、光伏、鋰電、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多個行業。2024年,其工業機器人及柔性協作機器人整機銷量超8000臺,居國產機器人出貨量第四位,其中柔性協作機器人出貨量居國內第一位,這些機器人正成為新能源船舶智能制造的“主力軍”。
作為一家在涂料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山東奔騰漆業股份有限公司歷經近40年發展,其產品在工程機械、船舶、集裝箱、鋼結構、橋梁等工業領域得以廣泛應用,為眾多行業發展筑牢堅實的防護盾。
該公司將技術創新深度融入涂料產品的防護性能與綠色屬性,形成了“雙輪驅動”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依托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機構的產學研合作,聚焦極端環境下的材料防護技術突破,比如在河海高鹽霧、港口重載荷等場景中,研發出兼具超長耐腐蝕性與防火耐磨的特種涂料,解決港口航道設施“壽命短、維護難”的痛點;另一方面,以全產業鏈綠色化布局為支撐,通過沸石轉輪+RTO燃燒系統實現生產環節超低排放,同時主導研發低VOC水性涂料、高固體分涂料等環境友好型產品,在滿足港口航道對涂料“高性能防護”剛需的同時,實現“綠色涂裝”全流程管控,為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提供從產品到涂裝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作為新能船業船用涂裝的配套企業,未來,山東奔騰漆業股份有限公司將攜手新能船業,不斷創新,深化“涂料+船舶”產業鏈協同,借助與中科院建立的新材料涂層研究院,開設“新能源船舶涂料聯合實驗室”,與新能船業及高校合作,共建測試數據庫;共同針對具體項目需求定制涂料解決方案,實現技術迭代與量產需求的無縫銜接。
智慧港口與科學布局
護航綠色航運
龍拱港是濟寧全面對標山東港口集團、引進海港先進理念,全力打造的現代化、智慧化、標準化、綠色化的內河集裝箱示范港口。
龍拱港現階段擁有10個泊位,配備4臺岸橋、7臺場橋設備、3臺鐵路自動化軌道吊、16臺無人集卡,擁有全自動化無人碼頭系統,支持24小時智能化作業。憑借北斗導航、5G通信、多傳感器融合智能感知,無人集卡能夠自主完成車輛任務分配、路徑規劃,無人集卡全場高精定位2厘米以內,停車對位時間5秒鐘以內,比傳統的人工集卡對位效率提升30%以上,不僅使碼頭作業效率不斷提升,還能減少人為失誤,達到了安全高效、科技提效。
龍拱港內河智慧型集裝箱港口建設成果,被中國港口協會認定在內河港口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龍拱港現有港作機械全部為新能源設備,且配備光伏發電項目,助力全省“雙碳”目標。未來,將拓展太陽能供電、岸電設施等綠色技術,打造“零碳內河港口”。
今年以來,濟寧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把“鏈長制”作為推進工業經濟“頭號工程”的關鍵舉措。作為專用裝備標志性產業鏈的牽頭部門,濟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參與產業鏈建設,靠上抓產業鏈企業、項目、要素保障,協調解決問題訴求,全力服務企業發展。目前,專用裝備標志性產業鏈包括礦山機械、農業機械、工業母機、新能源船舶、輪胎、專用設備6條子產業鏈,涉及12家“鏈主”企業,現有規上企業24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3家。
新能源船舶產業鏈作為專用裝備產業鏈6條子鏈之一,現有規上企業4家,形成了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配套服務、運營管理于一體的產業生態。隨著《山東省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2025—2035年)》的實施,濟寧正依托“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優勢,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聶尚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