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5-08-09 13:21:08
原標題:濟南經濟開發區:創新服務模式,按下項目建設“加速鍵”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濟南經濟開發區:創新服務模式,按下項目建設“加速鍵”
來源:山東商報
近日,濟南經濟開發區連城·智造時代產業園的物業經理臉上洋溢著笑容,他介紹說,經管委會包掛人員牽頭協調,公交公司在項目二期門口(玉清路)加設一處公交站牌,滿足了園區員工就近乘坐公交車的需求。這是園區負責人不經意間向管委會包掛人員提出的一項需求,但管委會工作人員卻放在了心上,緊接著協調雙方溝通對接、推動落實。這正是管委會開展項目包掛、推進“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縮影。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高建軍 通訊員 商政 許鋒 杜燕
靠前服務
把“問題清單”變“服務清單”
今年以來,管委會分類建立“在建(在談)項目、規上工業企業”責任清單,推行“一企業一專員”“一項目一專班”“一園區一部室”等包掛機制,創新“黨建指導員、政策宣傳員、企業服務員、安全監督員、紀檢監督員”“五員合一”服務模式,企業需求在哪里、服務專員就跟進到哪里,讓企業辦事更省心、更便捷,變企業“多頭跑部門”為專員“躬身找企業”。今年先后協調解決基礎配套、政策落實、人才引進等各類問題百余項。
“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已成為經開區的工作常態。管委會制定了《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辦法》,組建由招商、審批、建設等多部門骨干組成的“項目管家”團隊,建立從項目洽談、落地到運營的全流程服務專班,打出“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組合拳。在奧圖·高端智能制造項目推進中,“項目管家”提前介入,協調各部門同步推進,幫助項目盡快落地,該項目總投資3.7億元,總占地面積約120畝,主要生產制造汽車冷沖壓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機器人末端執行器等高端智能化設備,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0億元,成為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產業鏈的骨干帶動企業。
流程再造
讓“審批壁壘”成“通途大道”
針對項目審批中“環節多、材料繁、時限長”的痛點,開發區推進流程再造,創新推出跨領域業務“一窗受理”“一件事”等模式,將“企業市場準入”和“工程建設立項”兩項跨領域業務歸集到一窗;將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三個階段融合辦理,以審批流程“拆墻破壁”“串點成線”,促進項目服務“提速提效”。
“以前跑審批要準備十幾套材料,去好幾個窗口,現在是專人幫辦、代辦。”企業工作人員介紹。據悉,通過流程優化,開發區項目審批平均時限從原來的30個工作日壓縮至20個工作日以內,“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的案例越來越多。比如,創新谷智能智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當天辦理完成“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四證,成為濟南市工改系統3.0版第一個“開工許可一件事”項目,讓企業申請一次、只跑一次就能開工建設。此創新讓項目開工從過去的“碎片化”審批轉變為如今的“一體化”,為企業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為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要素保障
用“精準滴灌”解“發展之渴”
項目建設的“加速跑”,離不開要素保障的“強支撐”。開發區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針對不同項目的資金、用地、用工需求精準施策。優先保障工業項目用地需求,探索多元化供地模式,在全市先行先試“租賃土地辦理工業項目審批手續”;實施“原地起飛”行動,對低效地塊通過招商合作、產權轉讓、土地收回等路徑進行盤活,向存量要增量。創新金融服務,建立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通過“分層施策、精準滴灌”,滿足企業融資需求。促進要素融合“提效”,鼓勵重點企業、高校院所將低效資源、研發設備、科研成果納入“產業鏈要素共享池”,讓技術、人才、成果高效流動、精準匹配,實現各類要素利用率與價值的雙重提升。如濟南經濟開發區市域產教聯合體,關聯企業、高校、院所等成員單位201家,可實現要素復用增效,讓資源、技術、人才等要素高效流動、精準匹配。
如今,行走在濟南經濟開發區,處處可見項目建設的火熱場景:塔吊林立的工地上,機器聲此起彼伏;剛投產的車間里,生產線高速運轉……今年以來,全力推進各類項目97個,同比增長20%;竣工項目26個,運營后預計實現新增產值30億元以上。聚焦“3+2”產業體系,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謀劃招引關聯性企業27家。下一步,經開區將持續升級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效,以更優環境、更實舉措推動項目建設“再加速”,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