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財經網
2025-08-15 16:18:08
原標題:支撐拉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公示第二批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擬支持名單
來源:大眾新聞·經濟導報
原標題:支撐拉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公示第二批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擬支持名單
來源:大眾新聞·經濟導報
8月13日,《2025年第二批山東省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擬支持名單》(下稱《名單》)結束公示,山東海洋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申報的“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服務效能提升項目”,以及山東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申報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運維關鍵技術研究與能力提升項目”等34個項目名列其中。通過公示后的項目,主要采取定額補助方式,原則上項目補助金額最高500萬元。
2024年,山東海洋服務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比已達51.3%。本次對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的支持,主要以強化海洋服務業對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和拉動作用為目標,強優勢補短板相結合,重點在海洋信息服務等六個領域實施。山東省海洋局方面表示,海洋服務業是山東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山東將推動全省生產性海洋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海洋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不斷提高海洋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加快形成全省海洋服務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全省構建形成特色彰顯、優勢互補、功能協調的海洋服務業發展新格局。
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根據《2025年度第二批山東省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申報指南》(下稱《申報指南》),本次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主要采取定額補助方式,原則上一般項目補助金額最高300萬元,省部共建的涉海重大平臺建設項目補助金額最高500萬元。納入補助范圍的企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不超過該項目審定總投資的15%。
此外,本次海洋服務業重點項目重點支持海洋信息服務、海洋技術服務、涉海經營服務、海洋社會團體和基金會、海洋科學研究、海洋旅游業六大領域的實施。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幾家《名單》上榜企業,注意到這些企業一直在各自領域積極投身海洋服務業,并希望借助海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公司的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比如入選《名單》項目、“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運維關鍵技術研究與能力提升項目”的申報單位——山東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該公司認為,目前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工業,尤其是在沿海地區實現工業與海水淡化的高度融合,仍舊是目前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海水淡化工程在運行過程中面臨的設備陳舊、水質等條件的波動,會導致既有工藝的不匹配、運行成本增加等問題。所以,該公司才實施并申報了上述項目,希望一方面全面提升運維水平,有效降低運維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多贏”格局,推動海洋經濟向綠色、低碳、循環方向發展。
海水淡化行業被認為是海洋新興產業的代表。據山東省海洋局方面介紹,2024年,山東全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能級躍升,全年實現增加值46.7億。目前,全省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53處,日產規模達86.7萬噸,居全國前列。
形成海洋服務業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山東省在培育壯大海洋服務業方面取得較好成效。2024年山東海洋服務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比51.3%,增加值同比增長已達6.9%,拉動海洋經濟增長3.5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海洋經濟對全省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3.9%,拉動地區國民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已經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支持海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既是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客觀要求,也是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的必然選擇。
2024年,山東海洋旅游蓬勃發展。據測算,山東沿海7市接待國內游客4.8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達53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和12.6%。而根據《申報指南》,涉海法律、仲裁、勞務、知識產權等涉海商務服務,海洋產品批發和零售、海洋旅游服務等涉海經營服務,均在重點支持范圍內。
由于2024年外需回升帶動集裝箱市場需求旺盛,海運貿易航線網絡不斷織密,海洋運輸體系更加順暢。據了解,2024年,山東全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20.7億噸,居全國首位;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達到420萬標箱,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名單》入選項目中,有很多與海洋運輸業密不可分,比如青島國測海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港口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臺研發與應用”、青島杰瑞工控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船舶狀態及環境智能感知技術研究及應用”等,至少有4個項目與船舶航運、港口運維領域直接相關。
2024年,山東深入實施海洋數字經濟培育行動,打造海洋領域新技術應用場景34處,海洋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而在《名單》入選項目中,包括開篇提到的“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服務效能提升項目”在內,共有至少16個項目,與新技術應用密切相關。
山東省海洋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山東省海洋服務業發展將堅持“重點突出、示范帶動、統籌合力、協調發展”的總體原則,聚焦“塑優勢,補短板”,用好海洋服務業專項資金,推動全省生產性海洋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海洋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不斷提高海洋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加快形成全省海洋服務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全省構建形成特色彰顯、優勢互補、功能協調的海洋服務業發展新格局。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