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部

大地上的孤舟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傅菲

2025-07-11 09:50:07

原標題:大地上的孤舟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大地上的孤舟

來源:光明日報

幕阜山脈,自北東向南西延伸。褶皺斷塊山隆起,千峰斗轉,如縱馬回旋,橫亙在湘贛鄂邊境。向東是延綿群山,萬壑交錯,山體向南漸沒,丘陵隱現,田疇如巨盆倒扣。這是古稱漢昌(春秋時屬羅子國,東漢末置漢昌縣)的平江縣,廣闊、平坦、稠綠,汨羅江百曲回繞,河汊如織,大野星垂。縣城往東,丘陵如吹落的氈帽。丘陵的赭色巖石或如炮臺,或如圓磨,或如鳥冠,低淺的溝壑長著黃山松、木荷、香樟、槭樹、泡桐、荊條、青岡櫟,樹木的藤條盤踞在樹與樹之間。野山櫻滿樹白,木姜子滿樹黃。

大地在回暖,油菜花一浪一浪涌來。城郊的安定鎮小田村,被油菜田包圍了,花浪撲打。小田小學的學生在演奏器樂,表演民歌《迎春花》:

正月里來

迎春花兒開

迎春花開人人愛

迎春花呀處處開

幸呀幸福來

幸福來呀幸福來

大地放光彩

…………

獨唱的小姑娘穿翠綠連衣裙,搖晃著一雙小辮子,豌豆苗一樣迎春而長。李師傅腰上掛著一串鑰匙,圓臉圓腰,瞇著眼笑。他是小田村人,早上7點開校門,傍晚5點鎖校門。他守門房。通常他在校園巡邏,脖上掛一個哨子,腰上掛一串鑰匙,皮帶繃得緊緊的。校門右側一間矮瓦房,是杜文貞公祠修繕工作組辦公室。小學與杜甫墓祠一墻之隔。李師傅說:“我是在杜甫墓祠讀小學的,我成家立業了,小學移了出來,建了新學校。”

杜甫墓祠始建于唐代,清光緒九年(1883年)大修,分杜文貞公祠、官廳、僧舍三大院落,杜文貞公祠由門廳、饗堂、墓園縱向排列而成。

文貞是元順帝追賜杜甫的謚號。《元史》卷三十八載:(至元三年)夏四月,丁酉,謚唐杜甫文貞。后人稱杜甫為“杜文貞公”。在古代,以官職作代稱更為常見,杜甫逃難到鳳翔,被唐肅宗拜為左拾遺,世稱“杜拾遺”;棄官后去了成都,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被表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杜甫有很多別名,如杜二、老杜、杜拾遺、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等等,被世人尊為詩圣。何謂圣?圣代表崇高的境界與品格。

《杜甫詩全集》收錄杜甫詩歌1400余首,以《望岳》作開篇,延順了宋代郭知達集注《九家集注杜詩》、宋代蔡夢弼箋注《杜工部草堂詩箋》、清初錢謙益校注《錢注杜詩》開篇體例。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23歲的杜甫從洛陽落第而歸,次年漫游齊、趙(今山東、河南、河北)大地,眺望泰山,卓然而立,信筆而詠: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望岳》是杜甫現存可考的第一首詩。河山何其美,詩心何其壯。于詩人而言,詩的開篇就是生命的開篇。

杜甫詩千首,名詩蓋華章。《登高》《春夜喜雨》《江南逢李龜年》《春望》《絕句》《月夜憶舍弟》《登岳陽樓》《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旅夜書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題桃樹》《秋興八首》《山行》《江畔獨步尋花》《贈衛八處士》《蜀相》《贈花卿》……杜甫的詩,沉郁、高闊、渾厚。

我數度去岳陽,都會想起晚年的杜甫。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劍南節度使嚴武病逝,杜甫離開成都,五月攜家人沿岷江南下,過嘉州(今四川樂山)、戎州(今四川宜賓),于次年到達夔州(今重慶奉節),購置果園客居。大歷三年(768年),杜甫拖家帶口順長江而下至江陵(今湖北荊州)。翌年春,入衡州(今湖南衡陽)轉潭州(今湖南長沙)。大歷五年(770年)四月,逢潭州兵亂,杜甫又逃回衡州。衡州又遭兵災,杜甫攜家入湘江,去往郴州。五月,江水暴漲,無法行船,杜甫餓了好幾天,返回潭州。入秋,為躲避戰亂,杜甫全家北上,欲往襄陽投靠親友。饑寒交迫、病痛交加的杜甫,在潭州去往岳陽的湘江孤舟上生命垂危。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于范陽起兵作亂,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在戰亂與糧荒中四處顛沛流離,過著貧寒的生活。他在長詩《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哀嘆:“饑籍家家米,愁征處處杯。”他還說:“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在亂離中,杜甫訪舊友、敘深情,兩眼茫茫。李白、孟浩然、衛八、李龜年、高適、嚴武、畢曜、鄭虔、蘇源明等,都是杜甫摯友。他們中有將軍、刺史、監察御史,有道士、畫師、樂師。離鄉旅途遇故知,別有滄桑在心頭。杜甫寫過很多寄友詩、贈友詩、思友詩、悼友詩,其中《江南逢李龜年》《贈衛八處士》是我最喜歡的兩首。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首《江南逢李龜年》大致作于770年。杜甫在潭州與同樣淪落在湖湘的樂師李龜年重逢,又驚又喜,兩個飽經風霜的老人卻無濁酒一杯。盛唐已衰,年華已老,但數十年的情誼仍在。

一片茫茫之湖,一條寒江,一葉孤舟,一個病中老人。湖是洞庭湖,江是湘江。杜甫翻著書,翻出了高適給自己的贈詩《人日寄杜二拾遺》,思念亡故好友,不禁老淚橫流:“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以血淚為墨作《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的杜甫,在詩序中如是說:

開文書帙中,檢所遺忘,因得故高常侍適往居在成都時,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憶,見寄詩。淚灑行間,讀終篇末,自枉詩已十余年,莫記存歿,又六七年矣。老病懷舊,生意可知。今海內忘形故人,獨漢中王瑀與昭州敬使君超先在。愛而不見,情見乎辭。大歷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卻追酬高公比作,因寄王及敬弟。

是年冬,杜甫作絕筆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這是自挽詩,也是自傳詩,寫盡一生之飄零、大唐亂世之離殤。不久,杜甫在孤舟上重病復發。

杜甫溯汨羅江往昌江,資費用盡,便去漢昌縣(今湖南平江)投友求醫,不久病逝于寓所,享年59歲。其妻楊氏身無分文,將杜甫葬于中縣坪郊外10里的小田村天井湖畔,與汨羅江相伴幕阜山。留下其子宗武、其孫嗣業守墓,杜氏自此繁衍生息。湖南平江杜氏一脈,已有60余代,在平江現有2000余人。

杜甫墓祠以青磚、青石、黛瓦、紅砂巖筑成,古樸雅致,在山岡之下,并不顯眼。細雨似毫毛,無聲無息地輕浥下來。祠內因此略顯陰暗、潮濕,冒出一種草紙發潮的氣味。大門匾額上刻著“詩圣遺阡”4字,字體拙樸風流,有一股大江之氣,不知題寫的書家是誰。祠院中有一棵古老的羅漢松,似虬髯似銀蛇。

杜甫墓就在公祠的外院,麻石結頂,一室兩耳,青石墓碑,刻寫碑文“唐左拾遺工部員外郎杜文貞公之墓”,陰雨之下,字跡略顯模糊。兩耳之墻有衰頹之感,蕨衣倔強地爬了上來。墓院在山岡小坳,樹林幽碧。黃山松、楓香樹、香樟、蜀柏等喬木,給墓祠平添清幽之境。

工人在搭鋼構腳手架。綠色尼龍網罩蒙住了四周墻體。墓祠因正在修繕施工,暫無外人進來拜謁。站在墓前,我想起杜甫在大歷二年(767年),自公安(今屬湖北)前往岳陽(今屬湖南),撐著病體登上了岳陽樓,見洞庭湖浩浩渺渺,天地在湖水中日夜漂浮,親友音信全無,提筆寫下《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岳陽古稱巴陵,又稱岳州,位于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境內有兩大河流,一曰汨羅江,另一曰新墻河。岳陽是古代南方水上交通中心之一,歷代詩人在此南來北往。岳陽樓也是詩人心中的勝景。杜甫應該是登上岳陽樓的詩人中最悲苦、多難的一位。一首《登岳陽樓》,低沉郁結,詩意雄渾,氣度超拔。

墓祠寂寥、沉靜,給人超然物外之感。細雨淋濕了臉龐,我想起杜甫一生冷清。43歲時,小兒子被餓死。晚年的杜甫一直顛沛流離,坐一葉孤舟穿行于巴蜀、湖湘。但他的詩心始終熾熱,從未忘卻家國。我忍不住淚水盈眶。

平江縣的下游是汨羅市,屈原就葬在汨羅。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62歲的屈原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2023年5月,我曾前往汨羅屈子祠拜謁屈原。

屈原是浪漫主義詩歌奠基者,“楚辭”的創立者。杜甫是現實主義的偉大詩人,被尊為“詩史”。他們都是偉大的愛國者。在湖湘大地,他們抱江而眠。江是汨羅江,是詩歌原鄉之源。

一墻之外的小學,傳來瑯瑯書聲: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杜甫的《春夜喜雨》。細雨迷蒙,我眼際出現了一葉孤舟,在春雨或冬雪之下,沿滔滔江水而流,有時順流有時逆流。茫茫天際,孤舟化為大鳥,伴星月而飛。

(作者:傅菲,系江西省作協副主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大連,無比深情(組章)

??明澤湖看起來是靜止的,只有微微的波紋,證明著風的存在,證明著時間在湖中蕩漾。??我最擔心的,是湖里那群鴨子,湖面如果全部凍上了...[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7-11

今年全國夏糧實現穩產豐收

本報北京7月10日電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夏糧產量2994.8億斤,總體保持穩定,全國夏糧實現穩產豐收。2025年全國夏糧播...[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7-11

千年墓祠 石刻瑰寶

在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堂山山頂,佇立著一座已等待你兩千年的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壁畫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孔子見老子圖”,這幅畫巧...[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5-07-11

2025年研學旅游主題宣傳推廣在青海啟動

本報電為更好地滿足群眾文化和旅游消費需求,持續推動夏季旅游市場繁榮發展,由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與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的“品...[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7-11

全國夏糧實現穩產豐收(銳財經)

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單產持平,夏糧產量2994.8億斤,比上年減少3.1億斤,下降0.1%,...[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7-11

百望山守望:猛禽遷徙有條“京藏高速”

“我看到了很多種猛禽,它們很大很美麗,是天空中的掠食者”。參觀完《鷹飛百望·萬物共生——百望山森林公園猛禽生態展》,還擔任了展覽“...[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5-07-11

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工作啟動

本報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決定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通知...[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5-07-11

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啟動

本報青島7月10日訊為更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進一步釋放銀發消費潛力,民政部、商務部定于7月至12月舉辦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詳細]
經濟日報 2025-07-11

鮮桃旺銷甜蜜增收

進入盛夏,隨著桃子主產區陸續進入采摘高峰期,市場消費也快速升溫。數據顯示,桃子整體銷售熱度走高,水蜜桃、油桃、黃桃成為銷量占比前三...[詳細]
經濟日報 2025-07-11

依法依規申報境外所得 及時防范化解涉稅風險

近期,陸續有納稅人接到稅務部門的短信和電話,提醒其依法申報境外所得并繳納稅款。境外所得申報納稅屬于法定義務和國際通行規范華東政法大...[詳細]
中國稅務報 2025-07-11

“里斯本丸”號的歷史回響(創作者談)

1942年9月底,押送1816名英軍戰俘的日軍武裝運輸船“里斯本丸”號從中國香港出發前往日本。沉船時刻,英軍戰俘跳海逃生遭遇日軍掃射屠殺,...[詳細]
人民日報 2025-07-11

在開放交流中形成“和聲”

“我們應通過對話和傾聽,來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實現不同文明的和諧共處。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方朝暉在本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主旨演講...[詳細]
人民日報 2025-07-11

在尼山,對話世界文明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于7月9日至10日在山東曲阜尼山舉辦。圍繞大會主題和分議題,論壇舉辦了2場主旨演講、4場高端對話、8場分組對話會...[詳細]
人民日報 2025-07-1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