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5-07-31 08:49:07
原標題:讓公平正義體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公平正義體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
來源:光明日報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一環;法官,是公平正義的裁量者與實踐者。面對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期待,人民法官積極履行職責,以實干擔當促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努力讓老百姓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與正義。7月30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法官代表圍繞“嚴格公正司法 用情辦好百姓身邊案”分享他們的奮斗故事。
以法治促善治,讓判決“有回響”
司法裁判不僅是個案的定分止爭,更肩負著引領社會發展、推動法治進步的重要職責。如何更好地發揮司法職能,明規則、促治理?
在杭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沙麗的電腦里,一個個新類型案件,被分門別類建立了檔案庫。23年來,沙麗深耕審判一線,逐漸成長為一名“專家型法官”,審理過不少全國首例案件。
一個判決會為創新技術的發展劃定法律邊界,甚至會對涉案產業的發展方向產生重要影響。“首例案件的裁判過程就像一場沒有攻略的旅程。”沙麗坦言,“我常常會有很強烈的緊迫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爭分奪秒鉆研最新法律法規,盡自己所能‘求極致’,讓判決‘有回響’。”
在“高原孤島”西藏墨脫,這個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北滘人民法庭副庭長李海龍,將沿海地區的工作經驗和理念帶到了邊疆,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在青藏高原。
2024年3月,李海龍成為首位奔赴墨脫縣的援藏法官。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李海龍翻山越嶺訪遍分散深山的44個村居,了解各村風俗習慣,為村民送法普法。他牽頭建成墨脫縣旅游巡回法庭,推動墨脫法院實現“裁判權和執行權分離”改革,推動墨脫法院審判質效提升。
強專業能力,同時間賽跑
面對法律訴求的日益多元,法官要如何應對新的司法挑戰,推進法治中國進程?
“金融領域創新發展非常快,司法審判應與行業發展節奏保持同步。”在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二庭庭長丁宇翔看來,深耕專業是關鍵的能力。
丁宇翔在人民法院工作超過19年,累計審結案件2500余件。在他審理的一起證券欺詐糾紛案件中,丁宇翔和同事們花費大量精力研究總結資本市場發展規律,并協同專業機構研發出一個全新的證券投資損失核算模型,最終讓這起案件的260多個投資者服判息訴。“讓數據說話,讓結果精準,用專業打破‘信息差’。”丁宇翔說。
“為了最大限度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必須和時間賽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一級法官徐弘韜,近5年共審理1600余起知識產權案件。在他審理的一起網絡游戲商業秘密案件中,原告企業研發的網絡游戲平均更新周期只有42天。當他們投入高額成本開發的新版本游戲還沒有正式上線的時候,就發現其中涉及的新技能、新角色等關鍵游戲元素已經在網上被公開了。
原告企業非常急切地尋求司法保護,徐弘韜和同事們短時間內大量學習案情相關知識,及時作出行為禁令,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泄密行為,保障了新版本游戲順利上線運營。
解開法律的結,溫暖群眾的心
司法的智慧和溫度,體現在讓人民群眾從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法律不僅守護公平正義,更守護生活的煙火氣。
了解案情、送法下鄉、巡回審判、調解糾紛……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徂徠人民法庭庭長錢繼紅大學畢業后,投身農村山區法庭工作20余年。她的足跡遍布轄區100多個偏僻山村,辦理3000多件案件,年均為群眾化解糾紛180余起,開展普法宣傳50多場次。
錢繼紅在處理一批涉種糧大戶土地流轉案件時,發現存在流轉土地租賃期限含糊其詞、違約責任語焉不詳等問題。錢繼紅和同事成立了“法潤鄉村”志愿服務隊,向老百姓普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知識,幫助老百姓避開“坑”,守住“田”。一位當事人感慨:“法律不僅是‘護身符’,也是‘指南針’。”
(本報記者 俞海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