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5-07-07 09:28:07
原標題:江蘇黃橋:奏響新時代幸福曲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江蘇黃橋:奏響新時代幸福曲
來源:光明日報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黃橋燒餅黃又黃噯,黃黃燒餅慰勞忙嘿!燒餅要用熱火烤噯,軍隊要靠老百姓幫,同志們呀吃個飽,多打勝仗多繳槍……”一首廣為傳唱的《黃橋燒餅歌》成為當年黃橋戰役的生動注釋。
來到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上的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舊址,步入古樸的花園式建筑內,只見草木葳蕤,一株百余年樹齡的金桂卓然挺立,綠蔭如蓋。樹旁是當年陳毅辦公處,墻上掛著一副對聯:暴雨襲神州哀鴻遍野,狂風卷巨浪砥柱中流。
“在這里,陳毅、粟裕等人建立了江蘇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指揮了影響深遠的黃橋戰役。”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接待科科長錢春霞介紹,蘇北戰略位置突出,東瀕黃海,南臨長江,北接山東,西鄰運河,與上海、南京隔江相望,盛產糧食、棉花和海鹽,是溝通華北八路軍和華中新四軍的重要樞紐。
“整個黃橋戰役包括郭村保衛戰、東進黃橋、營溪反擊、攻克姜堰、黃橋決戰。”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館長丁萌介紹,1940年抗日戰爭處于相持階段,根據黨中央“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部署,新四軍北渡長江,執行開辟蘇北、發展華中敵后抗戰的戰略任務。7月中旬,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決定東進黃橋,開辟以黃橋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黃橋戰役是我軍戰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范例,奠定了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丁萌說。
濃濃的軍民魚水情是黃橋戰役取勝的重要法寶。有人曾形象地說:“黃橋燒餅攤出了黃橋戰役的大捷!”
“黃橋決戰期間,黃橋鎮內爐火通紅,49條街巷、13家磨坊、66家燒餅店晝夜開工,群眾冒著炮火將香噴噴的燒餅送到前線……”“小紅星”志愿講解員正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講述當年軍愛民、民擁軍的黨史故事,引來眾多觀眾好評。
紅色基因早已融入黃橋古鎮血脈之中。“黃橋結合古鎮紅色文化景點,推出紅色研學線路,以泰興市委黨校黃橋分校為載體,打造食宿行訓一體化的紅色研學基地,通過‘可觸摸的黨史課’,著力講好紅色故事,激發愛國情懷。”泰興市委黨校黃橋分校校長丁春兵介紹。
如今,黃橋正將紅色基因化為產業血脈,奏響新時代幸福曲。這里是享譽世界的“提琴之都”、全球最大的提琴生產基地,擁有各類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221家,年產各類提琴100多萬把,提琴產量占全國70%、全球40%左右。提琴產業帶動3萬多人就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
這些年,黃橋人的努力奮斗也在鄉村振興中澆灌出“幸福花”。漫步于黃橋鎮祁巷村,水清岸綠,街道整潔,田野里的香荷芋長勢喜人,農家樂生意紅火,鄉村田園風光讓人沉醉。
“村里每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各類培訓學員近15萬人次,2024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480萬元,村民口袋里都有錢了。”祁巷村黨委書記丁雪其介紹,村子先后經歷4次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傳統產業、高效農業、鄉村旅游、研學培訓四大產業。
“一切都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接下來,我們還要利用鄉村優美環境和閑置農房發展康養產業。”談及未來,丁雪其信心滿滿。
(本報記者 李 健 蘇 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