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
2025-08-12 09:05:08
原標題:東營:實現生態警務一體覆蓋
來源:人民公安報
原標題:東營:實現生態警務一體覆蓋
來源:人民公安報
□溫明東 張宜偉
洶涌澎湃的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奔流而下,在山東省東營市匯入渤海。近年來,東營市公安局堅決扛起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政治責任,推動生態警務走深走實,全力護航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和特色生態城市建設。
夯實基層基礎
近年來,東營市公安局制定出臺《關于服務保障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27項措施,生態警務機制被山東省委列為全省首批統籌發展與安全典型案例,相關做法被寫入省、市兩級政府工作報告。全市高位部署推動,構建起完善的“組織保障、警力部署、打擊防范、服務支撐、品牌引領”生態保護警務工作體系。
立足生態資源類型和綠色發展需要,東營市公安局科學劃分“三圈十二類”生態片區,明確各級公安機關“一把手”任轄區“生態總警長”,建立“市縣鄉片”四級生態警務組織架構,在沿黃138公里、濱海464公里生態帶和118處城市濕地動態調整配置“生態警長”221名,明確環境治理、海岸管理、生態資源保護等三大領域33項任務清單。同時,他們創建生態警務示范點10個,開展專題業務培訓、開通生態警務論壇、出臺配套任務細則、明確執法要點、量化考核標準、突出實戰指引等,實現生態警務一體覆蓋。
加強打防管控
生態警務工作領域廣、門類多、鏈條長,如何破解警力緊張、基礎要素管控難度大的問題?
東營市公安局堅持數據引領、智慧賦能,建立和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研發集巡邏防控、信息采集、線索核查、案件辦理、專家在線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警務基層實戰應用平臺和“生態警長”App,全面守護林區、河流、濕地、沿海岸線等重要生態區位、重點生態部位安全,切實提升生態警務工作智慧化水平。
東營市公安局搭建相關防范管控平臺,整合治安要素、社會要素等11類資源、73萬條數據,建立智慧生態警務基礎數據庫等;成立生態警務戰隊,深入分析破壞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以及違反生態資源管理秩序行為的規律特點,建立生態安全領域信息收集網絡。今年以來,他們排查風險點410處,預防制止非法狩獵案事件97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195名。
此外,東營市公安局建立的生態環境損害物證實驗室,成為專業打擊生態領域違法犯罪的利器。該實驗室可遠程識別野生動物種屬,具備對3000余種野生動物和320科4600余種植物全體、殘體和微量物證檢驗認定的能力。
延伸保護觸角
東營市公安局圍繞基層治理、部門執法、區域合作,聯合9個部門、5個社會公益組織組建“黃河入海口生態警務聯盟”。今年以來,他們開展聯合執法檢查76次,行政部門移送線索數同比增長72%。如今,東營公安機關牽頭多部門聯動的“黃河入海口生態警務聯盟”已成為東營生態保護的地域特色。
東營市公安局將生態警務納入全市派出所標準化建設整體規劃,有序推進基層警務站(室)“生態警務+”職能。依托“派出所主防”陣地,在黃河岸邊、渤海沿線、城市公園等區域,有序推進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建設,打造“‘生態警長’+網格員+志愿者+公益組織”的生態守護共同體,不斷拓展延伸生態保護“朋友圈”。他們創新“‘生態警長’+河湖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四長治河、“‘生態警長’+森林濕地長”一體護林模式,實行黃河河道生態保護執法聯勤聯動和聯席共商工作機制。今年以來,他們組織開展聯合巡河巡林執法檢查30余次,全市污染環境刑事案件數同比下降71.2%。
此外,東營公安機關充分發揮警網融合優勢,將生態保護安全宣傳、線索舉報等納入全市4318名市域治理網格員工作職責,開展生態保護宣傳“五進”活動。2024年以來,他們發放宣傳材料18.5萬余份,接受舉報線索67條,群眾主動提供涉案線索數同比增長62%,進一步營造了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