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8-22 16:16:08
原標題:改革不只是給基層配上藥那么簡單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改革不只是給基層配上藥那么簡單
來源:健康報
開欄的話
自2024年底,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改革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行。圍繞規范優化基層用藥種類以及建立完善基層藥品聯動配備使用、集中供應配送、短缺預警處置三大機制等重點任務,各地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充分發揮改革主動性、積極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探索總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實施路徑。
自今日起,本版開設“聚焦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改革”專欄,梳理各地在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改革道路上的探索實踐。
□ 本報記者 寧艷陽
當下,一場旨在解決基層用藥難題、優化基層用藥服務的藥品聯動管理改革,正在各地扎實推進。如果說2024年底的改革焦點還在于統一認識,那么經過半年多的演進,業內共識已悄然升華:這項改革不只是給基層配上藥那么簡單,更是一次基層藥品供應保障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范式重構。
明確改革方向
提供改革方法
全國范圍內的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改革,開始于2024年底。當年1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醫保局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改革完善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機制擴大基層藥品種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解決基層用藥問題的主要措施,即規范優化基層用藥種類,建立完善基層藥品聯動配備使用、集中供應配送、短缺預警處置三個機制。
根據《意見》,2025年起,鄉鎮衛生院用藥品種與縣級醫院保持聯動,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持續優化用藥品種,以省為單位分類明確縣(市、區)域內基層用藥采供用報聯動管理機制化措施。到2027年,緊密型醫聯體(包括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內藥品聯動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面建立,人民群眾基層用藥可及性和藥學服務獲得感不斷提高。
改革不僅需要方向,也需要方法。在印發《意見》的基礎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套制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遴選指導原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中心(云)藥房和集中(云)審方中心功能指引》等文件,劃定相關工作的重點內容和實施步驟,為各地推進改革提供“操作工具”。
上述工具類文件既強調了改革政策導向的一致性,又尊重了各地實際情況、避免一刀切。
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中心(云)藥房功能指引》為例,該指引提出,依托醫共體牽頭單位,統籌建設縣域中心(云)藥房,重點提升藥品儲存分撥、供需對接、余缺調度、近效期處置、缺藥登記等服務能力。該指引同時細化規定,各地因地制宜、分類完善縣域中心(云)藥房具體功能和成效,分步從基礎應用到深化應用拓展提升。其中,基礎應用包括通過人工和(或)信息化手段,開展用藥銜接比對、供需監測對接、定期集中配送、藥品庫存警戒監測、近效期監測和調配、余缺調度、缺藥登記及統計分析等工作。深化應用包括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和無人機、第三方物流等方式,實現藥品訂單匯總、采購、配送、結算、庫存、處方、使用、統計分析及居民用藥監測等全流程智能管理。
因地制宜探索
創新舉措涌現
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改革,目的在于解決上下轉診用藥銜接不暢、基層藥學服務能力不足、偏遠地區藥品供應不穩定等現實問題,以進一步滿足群眾就近就便、系統連續的用藥需求,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意見》印發半年多來,各地積極實踐。在“省級統籌、地市指導、縣級落實”工作機制的保障下,改革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基層用藥種類和結構不斷優化
各地先后建立緊密型醫聯體用藥目錄動態優化制度,開展遴選調整工作,推動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一致,擴大基層用藥種類。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由自治區和市級專家共同組成的基層藥品遴選指導專家組,一對一指導每個市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目錄統一修訂工作。陜西省制定《藥品遴選量化打分表》,指導緊密型醫聯體統一藥品目錄、優化基層用藥種類;開展藥品使用監測數據研究分析,發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配備的盲區和短板,找準藥品聯動管理的發力點。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結合醫保數據庫、“村醫通”系統收集縣域內各鄉鎮疾病譜、診療能力和藥品供應等實際情況,編制《用藥需求評估報告》,緊緊圍繞臨床患者,上下轉診用藥需求,形成縣鄉村三級層層包含結構關系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用藥目錄。
在此過程中,各地注重優化基層用藥結構,重點補充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病和常見消化系統疾病的藥品品種數量,部分藥品允許突破“一品兩規”,村衛生室與鄉鎮衛生院藥品品規重合度、鄉鎮衛生院與縣級醫院藥品品規重合度不斷提高。
基層規范用藥水平不斷提升
短期看,縣域集中(云)審方中心可以通過信息化賦能,快速提高基層處方合格率。長期看,基層藥師隊伍建設,是提升合理用藥水平、保障居民用藥安全的長久之計。各地堅持長短結合,多措并舉推動改革。
重慶市將“統籌建立區縣域藥事管理和處方前置審核平臺”列為《重慶市全面推動緊密型區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七大智慧平臺建設任務之一,提出2025年、2027年覆蓋率分別達到90%、100%的建設目標。湖南省實施省市縣三級處方點評季度盲抽制度,構建“抽評—反饋—整改—考核”全鏈條管理閉環,2024年至今累計點評處方79.28萬張,處方合理率提高15.81%。福建省將藥師下沉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千名醫師下基層”中,選派196名高年資藥師駐點幫扶基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注重藥師價值體現,建立與處方質量掛鉤的審方費用結算機制,合格處方按0.5元/張結算,不合格駁回處方按1元/張結算,審方費用由開方單位和個人按4∶1比例共同承擔。
基層藥品供應配送質量、效果持續改善
各地強化縣域中心(云)藥房建設,探索統一藥品訂單匯總審核、采購、配送等工作,試點邊遠地區定期集中配送,基層藥品供應及時性、穩定性不斷增強。
河北省將中心藥房建設明確為2025年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重點內容,納入省衛生健康委領導包聯重點工作,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每月小調度、每季度大調度全力推進中心藥房建設。黑龍江省出臺《黑龍江省縣域醫共體中心(云)藥房建設管理規范(試行)》,明確中心(云)藥房的功能定位、運行體系和建設要求等,推進規范化建設。山東省采取用藥目錄、采購配送、藥學服務、藥品儲備、使用監測“五統一”模式,整合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165個,布局區域審方中心172個。江西省在46個偏遠縣實行定期集中配送,提高藥品配送效率,降低藥品供應成本,保障基層藥品供應。湖北省宜昌市通過“宜健通”微信小程序,依托中心藥房和審方中心建設,實現“在線問診—遠程審方—送藥到家”的全鏈條便民藥事服務。
基層短缺藥品供應情況持續向好
各地紛紛設置急(搶)救等重點藥品庫存警戒線,建立供需監測對接、余缺調度和近效期處置等管理體系,滿足患者用藥需求。
安徽省統籌“三醫”工作,推進緊密型醫聯體成員單位間的藥品余缺調度,非同一法人的醫聯體藥品調配使用時,經牽頭醫院藥房質量負責人審核同意即可調配,并做好記錄確保藥品可追溯。廣西壯族自治區通過“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會商會議,就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藥品調配的路徑、調配過程中追溯碼的采集應用及特殊用藥需求醫保考核的豁免等達成共識,有效解決工作中的部分難點堵點問題。黑龍江省雞西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市醫保局建立“基層申請—醫共體論證—衛生健康局審核—醫保局備案”流程,為基層使用超醫保藥品目錄限定支付條件的藥品開辟申購通道。浙江省湖州市通過家庭醫生報告、患者需求登記等完善基層缺藥登記制度,對于臨床臨時短缺藥品,由牽頭醫院統一調配;對于登記頻次較高的藥品,經評估后調整基層日常藥品配備。
半年多的推進,基層用藥難題一個一個被突破。半年多的實踐,更多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也逐漸顯現,集采配送、追溯碼采集、藥學服務發展保障、人事薪酬制度變革等都亟待更優化的基層協同落地政策。未來,唯有堅守“以患者為中心”的初心,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堅定“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的路徑,才能推動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改革向縱深發展,真正重構高效、高質的基層藥品采供用報管理機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