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5-07-29 11:53:07
原標題:預制菜下鄉要過幾道關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預制菜下鄉要過幾道關
來源:經濟日報
返鄉參加宴席,發現席上菜肴多為預制菜,“預制菜‘占領’農村宴席”的新聞近日登上熱搜。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預制菜產業高速擴張,2024年市場規模達4850億元,同比增長34.2%;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超8000家。在城市餐飲中逐步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時,預制菜正通過鄉村宴席這一渠道快速拓展,折射出鄉村社會消費習慣的變遷。
預制菜在部分縣鄉市場份額攀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經濟效益是最重要的驅動力,相較于傳統現做宴席,預制菜可降低40%左右的人力成本,“低成本全包”模式日益受宴席承辦方青睞。鄉村勞動力結構變化也是重要因素,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傳統“鄰里互助”模式難以為繼,專業廚師短缺問題日益突出。供應鏈物流鏈的日趨完善則加速了這一進程,實現了預制菜從工廠到鄉村餐桌的高效流轉。
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為打通預制菜下鄉進村之路注入強勁動能。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優化預制菜供應鏈布局,推動其向廣大縣域鄉村縱深輻射。在地方層面,廣東、山東、湖南等農業大省相繼出臺專項扶持方案,從規范生產標準、強化冷鏈物流到設立“鄉村預制菜推廣示范點”,政策“組合拳”精準覆蓋產業鏈關鍵環節。
然而,預制菜要真正扎根鄉土、贏得村民長久青睞,仍需跨越幾道關卡。其一,認知與信任壁壘待破除,村民對預制菜的衛生安全、營養健康有所顧慮,推廣面臨挑戰,接地氣的科普引導和嚴格透明的監管體系亟待加強。其二,冷鏈物流末梢存在梗阻,鄉村冷鏈設施覆蓋率低、斷鏈現象頻發,偏遠地區尤甚,導致配送成本高企。其三,產品供給與鄉土需求匹配錯位,不少企業扎堆開發同質化爆品,真正契合農民口味習慣、凸顯地方特色的菜品開發不足,難以滿足村民對“家鄉味”的深層期待。讓預制菜在鄉村沃土真正扎根,必須精準施策、系統推進。
筑牢供應鏈基礎,暢通進村“微循環”。推動縣域冷鏈物流中心與鄉村冷鏈節點建設,推廣經濟實用的移動預冷、小型冷庫等設施。鼓勵探索“統倉共配”模式,整合零散物流需求,優化配送路徑,降低進村成本。支持“田頭智慧小站”建設,實現農產品從采摘到預制加工環節的無縫冷鏈銜接,守護從田間到舌尖的鮮度與安全。
深耕鄉土風味,打造適農“暖心菜”。企業應依托地方特色食材,打造蘊含鄉愁記憶的地域菜品,推出符合農村飲食習慣的實惠套餐。嚴控配方,減少化學添加,以自然本味重建信任紐帶。嚴格品質管理,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全鏈條追溯機制,完善從“農田”到“碗中”的透明化監管體系,確保村民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培育消費市場,構建便捷“生活圈”。鼓勵企業推出“惠民裝”,降低農民消費門檻。增加預制菜的科學常識普及與選購指南,扭轉認知偏差。將預制菜納入鄉村便民超市、村級綜合服務社的常備貨架,配套簡易加熱設備,讓家門口的熱飯熱菜觸手可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