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中晨報
2025-08-12 14:40:08
原標題:4天吸引5萬游客 淄博好品賣爆了
來源:魯中晨報
原標題:4天吸引5萬游客 淄博好品賣爆了
來源:魯中晨報
“我們3天時間賣了4000多元,今天剛開始,現(xiàn)在已經賣了四五百塊錢了。”8月10日下午5點,非遺產品牧蜂春成熟蜜釀制技藝傳承人高博告訴記者,當天的銷售非常火爆。
4天時間,吸引近5萬游客,僅僅幾元、十幾元的小吃、小物件,卻創(chuàng)造出130萬元展銷額。淄博博山北門里美食城,“串”山越海燒烤爭霸賽的炭火正旺。旁邊熙臨居的攤位前,長長的隊伍正在等待著下一鍋博山炸肉的出鍋。游客們等待的似乎不只是美食,而是被賦予網紅元素口味的一種期待。
跳動在味蕾上的煙火集市
淄博博山北門里美食城,油脂滴落的滋響與人群的歡呼交織成夏夜交響。賽場邊緣,一場文化盛宴正盛大鋪開——“禮享淄博展示區(qū)”內,康乾琉璃管鮑杯的光影、周村燒餅的酥脆口感、金益德糕點的甜香味道……在觀眾們的觀感中碰撞、交融。這座煙火升騰的賽場旁,一座流動的“博山風物館”已然開門迎客。
“如果這些小吃有爭霸賽,我們旱酥魚也是第一名。美食是地方文化的一種載體,更是城市文化傳播的重要介質,像旱酥魚這樣的網紅美食越來越多,我們淄博的魅力與日俱增。”博山區(qū)八陡鎮(zhèn)福山村的王帥告訴記者,他們8月9日賣出了200多斤旱酥魚,10日只帶來了100多斤,因為實在是做不出來了。
讓美食、美器成為城市精神的代言,這其實也是淄博文旅升級的核心命題。
“9日,我光花椒醬就賣了二三百瓶。”非遺花椒醬制作技藝傳承人李吉偉介紹說,用煎餅裹花椒醬,滿口椒香,非常下飯。
“好吃,好吃!”金益德糕點展臺前,一名小朋友對淄博這種老式糕點的喜歡肉眼可見。以傳統(tǒng)手藝制作的各式糕點,油香混著麥香升騰。
博山豆腐箱完成了華麗變身——從傳統(tǒng)宴席的“壓軸菜”,到燒烤架上的“開箱取寶”。回民飯店的芝麻牛肉、嘎咕包子的灌湯包、熙臨居的炸肉等現(xiàn)做現(xiàn)賣的展柜前,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從“小物件”到“文化信使”
“我們這款手鏈靈感來自《千里江山圖》。”在展示區(qū)的琉璃展柜前,一位大姐捧著一串琉璃手串愛不釋手。神奇的制作工藝,晶瑩水潤的光澤,仿佛將一幅畫卷搬到了手腕上。
“葫蘆,福祿,柿子柿子,事事如意!這都代表了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好寓意。”西冶工坊運營總監(jiān)劉琳笑著說,她將一款琉璃葫蘆的掛墜,連同博山琉璃手工藝人滾燙的祝福,一起遞給游客。
“9日一天賣出去1000多塊錢,這是我們近來銷售最火爆的一場展銷。”市級非遺淄博王氏木雕傳承人王坤告訴記者,這幾天銷售最多的除了手串、梳子等傳統(tǒng)的木雕工藝品,就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木雕玩偶。
“禮享淄博”旅游商品展臺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火花四濺。
“這是我們淄博特有的花釉,這種花釉屬于高溫窯變花釉,每一個瓶的顏色和變化都是不一樣的,不可能有重復。”淄博花釉傳承人夏文利正在向一位市民介紹產品。這些樣式和顏色豐富的陶瓷產品,每件只要二三十元,價格合適,又上檔次,讓喜歡淄博陶瓷的游客如獲至寶。
從“網紅”到“長紅”的密碼
燒烤爭霸,煙火正濃。“禮享淄博”的賽道也向著更遠處延伸:得益牛奶、清梅居香酥牛肉干、金益德糕點、聚樂村醬牛肉、福山旱酥魚、博山酥鍋、桔梗醬菜……
在這場淄博燒烤的大“烤場”上,既有各家餐飲酒店的美食大餐,也有各種地方特色美食的參與加持。
“最近幾天,我們博山北門里成了美食的天堂,我就過買了好幾次炸肉和灌湯包。”博山居民孫大偉說,這種盛大的美食活動,不但商家愿意,市民們也很愿意掏錢參與,除了一次能品嘗各種美食,還漲了見識。
淄博用最生動的現(xiàn)場證明:傳統(tǒng)文化從不是博物館的標本,而是要走進百姓日常生活。“禮享淄博”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覺——讓散落民間的瑰寶匯聚成河,讓陶琉的光澤、糕點的甜香、木雕的質樸、燒烤的煙火,都化作可觸摸的城市記憶。
這是齊風余韻的厚重,更是煙火人間的溫度。在淄博,這場以“禮”為名的文化實踐,正讓城市精神隨著每件手信、每口滋味、每次觸摸,流入八方來客的記憶深處。
“老手藝接上新審美,非遺產品才能走進年輕人的生活。”淄博王氏木雕傳承人王坤表示,非遺文創(chuàng)產品傳承千年,不變的道理就是接地氣。
淄博文創(chuàng)、淄博美食,不但要接地氣,更要成為日用品和家常菜,這才是淄博文旅一直堅持的,讓淄博從“網紅”到“長紅”的流量密碼。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