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6-20 09:16:06
原標題:打通“斷橋”破解副校長成長困局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打通“斷橋”破解副校長成長困局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學校發展的海拔,從來不只是取決于校長這一座“高峰”,更要看副校長群峰能否連成巍峨的山脈。當前,一些學校在副校長隊伍建設中存在三座“斷橋”,即上傳下達的“信息斷橋”、跨域協作的“資源斷橋”、專業發展的“能力斷橋”,如何讓這支“腰部力量”真正成為學校發展的“承重墻”?山東省青島三十九中教育集團為副校長能力提升“搭梯子”,使副校長隊伍成為學校教育改革攻堅的“尖兵排”。
構建信息中樞橋:破解“信號衰減”難題。學校頂層戰略經由副校長向下傳達時,可能會出現理解偏差或執行走樣,構建信息中樞橋是破解這一難題的妙招。為此,我校創設“戰略解碼工作坊”,每月組織副校長開展“目標拆解演練會”,將五年規劃分解為年度主題,再細化到具體部門行動。例如針對“科學教育提升年”這一規劃,教學、德育、后勤副校長各司其職,校長現場擔任“拆彈專家”,確保頂層設計精準落地。我們建立了“雙向反饋回路”,由學校分管不同任務的副校長針對自己負責的部門開發“問題池—對策庫—進度表”數字化平臺,學校協調公布工作臺歷與資源,教師可隨時查看事項進展。這種透明化管理,既破除了信息壁壘,又倒逼責任落實。
筑好資源共享橋:打通“部門墻”梗阻。現實中,分管不同領域的副校長如缺乏資源共享和協作機制,容易導致跨部門工作陷入推諉僵局。我校構建了“共享橋制度”,一是推行“項目負責制”,學校在確立課程改革、校園文化等重大任務時,成立項目專班,將副校長牽頭的項目驗收納入績效考核,完成度高的團隊獲得下年度績效傾斜。這種機制讓副校長從“分管領導”變身“項目CEO”,在實戰中培養全局思維。二是構建資源“智能調度網”。我們開發了“資源滴滴系統”,“師資池”標注教師跨學科授課能力,副校長可一鍵組建項目團隊;“設備云”指實驗室、體育館等設施全網預約,空閑時段自動推送提醒;“數據艙”實現各維度管理數據實時碰撞,預警資源錯配風險,運行半年設備利用率提升60%,跨部門協作效率翻番。
鋪好成長立交橋:破解“本領恐慌”困境。副校長若陷入事務性“救火”工作,缺乏系統性培訓和成長路徑,其專業能力將停滯甚至退化,難以應對新挑戰。為此,我校著力為副校長鋪就“成長立交橋”,設計了“三階培養鏈”。新任副校長實施“90天融入計劃”,采取師徒結對、崗位沙盤模擬等措施縮短適應期;成長期副校長開展“痛點攻堅行動”,如每人每年領辦1個管理難題;成熟期副校長推行“領航工程”,每人至少帶徒2人、主持1項區域課程改革項目,實現成長“三步走”。為強化教學與管理,我校要求副校長一定要上課,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學校還實行副校長成長“積分制”,基礎分為常規工作完成度,挑戰分為創新項目成效,協作分為跨部門支持度。積分結果與評優晉升掛鉤,同時設立“容錯池”,對改革探索中的非原則失誤給予保護性扣分,破除“躺平式避險”心態。
(作者系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九中學校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