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5-07-25 09:03:07
原標題:山東服裝職業學院:數智引擎驅動職教育才“加速跑”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山東服裝職業學院:數智引擎驅動職教育才“加速跑”
來源:光明日報
面對教育數字化“變局”與“新機”,山東服裝職業學院以“數智+”為引擎,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奮力書寫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山服答卷”。
聚焦數智賦能 構建智慧育人新生態
立足“數智+”推進專業結構調整。學校探索構建“服裝類專業+人工智能”“非服裝類專業+服裝”專業建設思路,推動專業建設“迭代升級”。近5年新增“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大數據技術”等8個前沿專業,重點建強“服裝設計與工藝”和“智慧商貿”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逐步形成“以數智服裝專業為特色,以現代文旅、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專業為重點,以財經商貿專業為支撐”的專業建設格局。
立足“數智+”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學校面向數智化時代人才新需求,在各專業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創新數字技術優化專業課程內容;持續豐富教學資源,建設20余門省級在線精品課程;積極建設“首課課程資源庫”,打造實時開放、動態完善、內容豐富、層次立體的人人可學、時時可學的數字化、智能化課程教學資源平臺。
立足“數智+”實施教學模式改革。學校運用數字化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打造具有學院特色的高水平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智慧校園,對教學設施進行數字化升級,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常態化開展“AI賦能教學能力提升”“信息檢索培訓”等專項培訓。
圍繞多元互融 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
強化產教一體聯動。學校牽頭組建全國服裝數智化產教融合共同體,與泰安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專班共建泰安市現代紡織服裝市域產教聯合體。深化政企項目合作,加強“山東省高等學校新技術研發中心現代漢服數字化新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推進“中國校服面料研發中心”等研發項目,合作打造“全國特色毛呢小鎮”,積極服務地方文旅產業發展,學院聯合服裝行業協會共建“天下泰山 時尚泰安”泰安市時尚發布平臺,打造泰山文化與時尚文化融合發展的城市名片,助力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
推動教學實訓融通。學校建立“產業學院+訂單班+廠中校+研發中心+現場工程師培養”的立體化項目矩陣,與領頭企業共建數字產業學院12個,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生產性實訓基地58個;大力推行現代學徒制,通過訂單班、冠名班為企業開辟人才儲備“蓄水池”,提升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匹配度;將真實企業生產場景和前沿技術融入課堂,引導學生在企業化實訓實習、項目生產中實現“真題真做”。
促進產學雙向賦能。學校推動智力資源共享和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精準對接產業需求開展課題共研、技術攻關,與企業聯合申報課題、合作研究;服務企業“走出去”,依托企業海外工廠,與海外高校共建海外“班·墨學院”、開展合作辦學,推動職業教育標準的國際化傳播。
激活場景重塑 構建實踐育人新場域
深化“崗課賽證”融通。學校聚焦行業可持續發展需求,依托真實生產項目和典型工作任務設計模塊化課程體系,確保課程內容與實際生產中的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緊密對接;關注科技發展、技術進步對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帶來的新變化,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承辦2024金磚國家技能大賽數據分析與可視化賽項國際總決賽、2024“Style3D杯”3D服裝數字化設計競賽等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讓師生在賽場上錘煉專業能力、提升數智技能。
推動實訓資源共享。學校依托泰安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服務中心,構建優質虛擬仿真實訓資源共享機制,推動資源在學校各專業間、區域職業院校間的高效流通與協同應用,打造具有地方和職業教育鮮明特色的實踐教學資源體系。如直播電商實戰運營中心立足泰安地方特色,推廣泰安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商品。
未來,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將持續深化數智賦能,拓展創新融合邊界,深挖育人潛能,為服務區域轉型升級、培養適應數智時代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持續貢獻“山服智慧”。
(作者:李金強 張柏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