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8-09 13:18:08
原標題:徑山村:三步蹚開生態共富路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徑山村:三步蹚開生態共富路
來源:農民日報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藏著一個被萬頃竹浪、千畝茶壟環抱的村莊——徑山村。村里森林覆蓋率96%,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高達3萬個。這個僅有1662名戶籍人口的小山村,成功入選首批“中國零碳村鎮促進項目”試點名單,走出一條令人矚目的生態共富的低碳之路。
徑山村的低碳之路,始于腳下“綠色金礦”。“我們村有一大片毛竹林,碳儲量超萬噸,再加上年均1944小時的充足日照,這可是一座大自然賦予的‘綠色銀行’!”村黨支部書記俞榮華介紹,經過規劃,村里決定將“碳銀行”點綠成金,圍繞“生態固碳、產業降碳、數字管碳”三大路徑,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經過與浙江農林大學攜手,浙江省首個村級竹林碳匯項目在徑山村落地。“我們配套了碳通量觀測站,一根毛竹從砍伐到加工,全程的碳足跡在這個平臺上一目了然。”技術員李偉指著碳匯監測平臺說,目前徑山村科學撫育了2000畝毛竹林,預計年增碳匯5000噸,讓竹林真正成為固碳增匯的生態屏障。
走進徑山村,家家戶戶的房頂上,一塊塊藍色光伏板熠熠閃光。近年來,通過“政府補+村集體獎”,50戶村民安裝了光伏板,總裝機300千瓦;游客中心則“披上”光伏建筑一體化外衣,年發電自給率高達90%;在智慧茶園,傳感器實時精準調控水肥,節水節肥的同時,減少20%碳排放。
村委會大屏上,數字駕駛艙充當著全村的“大腦”,全村用電、碳匯等數據實時跳動,為精準控碳提供堅實支撐。村民王大姐是積分達人:“垃圾分類能攢積分,我攢了120分,換了臺節能風扇,實惠又環保!”
如何將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激發村民參與熱情,讓村民從“旁觀者”變成“主人翁”?徑山村“軟硬兼施”,妙招頻出。
俞榮華介紹,村里創新“無保潔員村”模式,將環境治理寫入《禪村公約》,亂扔垃圾者扣積分,屢犯者暫停村集體福利,堅持硬約束。同時推出30項低碳行為積分規則的軟激勵,積分就是真金白銀,1積分等于1元等價物,可兌換日用品或折現。2024年,村民因綠色出行、光伏發電等累計兌換12萬元。
“以前覺得低碳是政府的事,現在自家光伏板能發電還能賺錢,誰不積極?”村民張建國咧嘴一笑。目前,全村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達44%,年碳減排超6000噸。
低碳理念不僅守護了生態,更賦能產業發展。生態價值最先轉化為市場競爭力的,是碳標簽茶走俏市場。手機掃一掃茶葉包裝二維碼,從種植、加工到運輸的碳足跡躍然屏幕。“碳足跡少的茶,每斤溢價15%還是很搶手!”茶農陳明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