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5-08-22 08:50:08
原標題:山東鄒城用一座城的“最優資源”托舉未來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山東鄒城用一座城的“最優資源”托舉未來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
暑假,山東鄒城的孟廟里一群孩子正在體驗松墨制作技藝,小手沾滿墨汁卻難掩喜悅;鳧山街道“三遷祠”里,“重走孟母三遷路”的研學少年從歷史足跡中感悟教子智慧……這些場景,是鄒城踐行“把最好的資源留給孩子”理念的生動寫照。
作為孟子故里和孟母教子故事發源地,鄒城將最核心、最優質的歷史文脈、家教智慧與精神財富,優先配置給未成年人,探索出一條“以文化為核、以兒童為本”的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新路徑。
研學為徑,讓千年文脈觸手可及
如何讓厚重的歷史變得可親可感可及?鄒城的答案是——俯下身來,傾聽“一米高度”的聲音。全市41個“兒童觀察團”的80多條建議,成為鄒城歷史資源“活化”的重要指南。以此為起點,鄒城市系統整合歷史文化資源,梳理出柳下皂、嶧山松墨、楮皮紙工藝等24項傳統文化體驗項目。
“只有讓孩子們看得懂、能參與、愿傳承,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們心里。”帶著這份共識,鄒魯文化學者、家庭教育專家、兒童工作者組成攻堅小組,經過創造性轉化和適兒化改造,形成10條主題研學線路和5條家庭親子研學線路。
在這里,孩子們指尖觸碰的是穿越千年的文化溫度。500多場研學之旅,串聯起4萬顆童心,14個國家、省、市級研學基地,構建起“互動體驗—實踐探索—文化浸潤”的閉環,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靈悄然播撒。
古為今用,讓傳統智慧滋養現代家庭
“孟母斷機,線斷功棄,教子貴在恒心。”在鄒城鴻景雅苑社區家長學校內,由鄒城市婦聯選派的家庭教育專家徐爽將孟母教子典故融入現代育兒困境,臺下家長們認真記錄著……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支撐,在于賦能其“第一任老師”。鄒城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岳圓表示:“我們要深入挖掘傳統智慧的精髓,把它們轉化成家長們能看懂、用得上的方法。”為此,鄒城市依托孟子研究院,組建了由19名專家學者組成的智庫,精心打造了12個精品課程。
為了讓課程與教材真正走進家庭、落地生根,鄒城市進一步延伸服務鏈條,實施“儒家文化‘鄒’進家”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項目,以社區家長學校、孟母大講堂等為主陣地,開展公益家庭教育講座和家庭教育沙龍等活動1100余場。同時,上線家庭教育線上服務平臺,67期線上主題課程和200多條短視頻,傳統智慧借助現代傳播“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每個家庭都成為滋養孩子健康成長的沃土。
以文化人,讓核心價值浸潤童心
兒童的精神成長,需要優秀文化提供豐厚的“品格養分”。鄒城市聚焦于此,將“仁義”“孝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轉化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禮樂資源。
“有大義、有情懷,真是太偉大了!”看完禮樂劇《流蘇雪》,11歲的張藝萱眼中閃著感動的光。這正是鄒城的用心所在——用孩子聽得懂、喜歡看的方式,把道理種進心田。聚焦兒童精神文化需求,鄒城市組織專業編劇、導演和演員,精心打造了《禮樂頌》《禮門義路》《追“孟”之路》等一系列沉浸式劇目,把“仁義”“孝悌”“家國情懷”等抽象的道德理念融入生動的故事情節。依托“孟子鄉音”文化惠童工程,這些優秀劇目走進校園、社區超過3000場。
岳圓表示,將最優的文化資源、最智慧的教育資源、最珍貴的精神資源優先交給孩子,是鄒城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實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