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5-07-08 10:43:07
原標題:“三前”治理讓家事調解更有底氣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三前”治理讓家事調解更有底氣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
“太感謝了,我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
2024年11月,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女侯某因前夫多次上門騷擾而報警。當地婦聯接公安推送后,聯合派出所、司法所啟動“背對背”調解機制,72小時內促成探視協議,社區網格員持續跟蹤確保矛盾不反彈……這起案件的成功處置,正是聊城市“水城家安”涉家暴及家事糾紛雙向推送機制的生動實踐。
自2024年10月以來,聊城市婦聯聯合市公安局創新構建“水城家安”涉家暴及家事糾紛雙向推送機制,依托“預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激化前”的“三前”治理理念,建立“婦聯+公安”三級聯動體系,累計化解家暴及家庭矛盾286起,家暴告誡書發放率達46.8%,探索出一條社會治理新路徑。
如何將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針對傳統家暴處置“信息孤島”問題,聊城市構建“市—縣—鄉”三級協同體系,設立153名專職聯絡員,通過加密函件實現家暴警情、調解進展的實時雙向推送。公安機關即時推送案件信息,婦聯同步啟動調解并反饋進展,對拐賣、性侵、家暴等違法線索實行快速移交。基層創新建立147處“一站式”辦案救助區,集成矛盾化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6項服務,形成“接警—處置—幫扶—反饋”閉環。
面對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如何讓調解工作做到有力度又有溫度?
聊城市依托“信息聯享、線索聯查、家暴聯處、糾紛聯調”四聯模式,公安與婦聯累計共享286件涉家暴和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動態生成“高風險家庭清單”并進行“靶向干預”;聊城市婦聯移送的23條違法線索全部立案偵辦。公安規范出具家暴告誡書強化法律震懾,聊城市婦聯聯合司法部門同步啟動“法治教育+心理干預”雙軌矯正。針對復雜案件,組建“婦聯干部+民警+律師+心理咨詢師”調解團隊,成功化解186起疑難案件。
“過去遇到家暴大多是提供法律咨詢和心理輔導,現在有了公安的聯動和專業團隊支持,我們調解更有底氣,也更有力度。”一名基層婦聯干部說。
“家暴防治要治‘未’病。”聊城市各級婦聯組織與公安依托“一村(格)一警”、婦女之家加強重點家庭排查,實現矛盾隱患動態監測;開展12場“公安+婦聯”反家暴專題培訓,覆蓋600余名基層人員,提升傷情鑒定、證據固定等專業技能。“巾幗維權暖心行動”深入26戶困難家庭,提供135人次心理疏導,將矛盾化解與民生保障深度融合。創新推出45期反家暴宣傳,開展100余場“以案釋法”進社區活動,覆蓋5.6萬人次。
高唐縣的李女士家庭經過“告誡書+心理矯治”組合干預,丈夫完成6期反家暴課程后家庭關系重塑,家暴復發率為零,成為源頭治理的生動范本。
按住家暴的“拳頭”,離不開法律條文的震懾,更離不開多方協作、聯防聯治。反家暴工作每向前一步,都彰顯著維權的力度和服務的溫度,為婦女群眾筑牢守護幸福與尊嚴的堅固防線。
東阿縣依托雙向推送機制,創新建立“矛盾轉辦預警庫”,對已辦結案件實施動態追蹤。2024年11月,東阿縣婦聯通過對公安推送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定期回訪,及時發現一起情侶分手糾紛存在潛在風險,經東阿縣婦聯聯動公安、社區等多方介入,成功化解危機,避免矛盾升級。這種“預防—處置—回訪”的全鏈條治理模式,正成為聊城市化解家庭矛盾、守護婦兒安全的有力抓手。
從“單打獨斗”到“握指成拳”,“水城家安”機制通過三重轉變實現治理升級:從單線處置到多跨協同、從事后應對到源頭預防、從剛性執法到剛柔并濟。聊城市婦聯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她們將深化“公安藍+巾幗紅”協同模式,打造婦兒權益保護“聊城樣板”,讓社會治理既具法治力度,又顯人性溫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