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07-08 10:43:07
原標題:電力負荷創新高 迎峰度夏如何平穩有序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電力負荷創新高 迎峰度夏如何平穩有序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期,我國多地出現高溫悶熱天氣,疊加經濟增長雙重拉動,各地電力負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創下歷史新高。
對此,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也公開回應稱,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供需形勢好于去年,全國電力供需平衡總體有保障。一邊是電力需求創新高,一邊是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不少網友好奇,這背后靠的是什么?
首先是持續提升的發電能力。雖然去年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首次超過了煤電裝機,但從當前的發電量和調峰能力來看,煤電依然是迎峰度夏期間保障電力供應的“壓艙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納入中電聯電力行業燃料統計的燃煤電廠煤炭庫存超過1.2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81萬噸,庫存可用天數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7天。
從發電裝機總量上看,電力供應也是有保障的。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達36.1億千瓦,同比增長18.8%。今年前5個月,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2578億元,呈增長態勢。電力供應越來越足,再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采取的一系列保供舉措,如強化能源電力監測預警、提前布局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等,我國的電力保供能力逐步增強。
但迎峰度夏到了關鍵時刻,不僅要發更多電,也要將電力更高效地傳輸到有需求的地方。為此,我國還持續優化全國電力流向布局,積極協調推動內蒙古“沙戈荒”大基地外送支撐工程、藏東南至粵港澳大灣區等跨網輸電工程,以及多個省際間電力互濟工程的建設。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040億元,同比增長19.8%。目前,國家電網明確的140項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重點工程已全部按期建成。如今,隨著甘肅送山東、新疆送重慶等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的建成投運,來自西北的風、光、火電,正通過一條條能源“動脈”點亮著我國人口密集區、工業區的“萬家燈火”。
在這些常規操作之外,新型儲能、虛擬電廠等新技能的加入,也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迎峰度夏電力供需調節的一個關鍵,就是解決電能在時間上的供需錯配問題。比如,中午新能源多發,但用電需求沒有那么多,而等到夜間用電高峰時,新能源發電卻跟不上。這時候,新型儲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在電力系統中,新型儲能的作用就是“削峰填谷”,將多余的電力儲存,并在用電高峰期發出,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去年4月,國家能源局出臺政策規范新型儲能并網接入。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約為“十三五”末的20倍。據電網企業統計,2024年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約為1000小時。今年,各地加速推進新型儲能項目建設,隨著裝機規模的持續增長,新型儲能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頂峰保供及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
虛擬電廠則更強調用電側對電網的精準管理和有效引導。所謂虛擬電廠,是指通過物聯網技術,將電網中散落的分布式光伏、充電樁、空調、儲能等各類資源整合起來,進行靈活的削峰填谷。它不是真實的發電廠,而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統。過去,電力迎峰度夏主要靠發電側、電網側,今年很多地區開始探索用電側參與電力調節,虛擬電廠建設就是重要抓手。
今年年初,我國首個百萬千瓦級居民虛擬電廠在江蘇開建。借助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這個虛擬電廠可將空調、熱水器等分散的家用電器聚合在云端虛擬能量池中,當新能源滿發或不足時,特別是夏冬季用電高峰期,居民可通過能量池的邀約,主動參與錯峰、避峰用電。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文件表示,我國將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這份文件明確,到2027年和2030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分別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和5000萬千瓦以上。
從加大電源、電網建設改造力度,保障電煤供應等“常規動作”,到提升儲能調節能力、跨區域電力互濟、建設虛擬電廠等新技術、新模式,隨著電力保供“工具箱”越來越豐富,電力迎峰度夏有了更堅實的保障。但要想實現更高效的電力調節,市場這雙“無形的手”也必不可少。
近年來,我國通過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常態化開展跨省跨區綠電交易,電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得到進一步優化配置。未來,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有關部門還要在電力市場的價格機制、交易體系上做文章,讓電能的時間、空間、屬性等價值都可以得到充分體現,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市場在電力保供中的調節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