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7-31 08:57:07
原標題:冷涼蔬菜成為青海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冷涼蔬菜成為青海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來源:農民日報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海玲)鮮甜多汁的彩椒出口俄羅斯、翠嫩欲滴的菜薹走進粵港澳,清香可口的豌豆苗進入北上廣……進入6月以來,青海省內大批高原冷涼蔬菜陸續上市,不僅豐富了高原人民的“菜盤子”,也充實著全國各地的“菜籃子”。
冷涼蔬菜,適宜在氣候冷涼地區生產,青海省內年均氣溫僅3.4攝氏度,獨特的氣候孕育出品質優良的冷涼蔬菜,因品質好、口味佳,近年來備受市場青睞。每年5月至10月,南方蔬菜生產進入“空窗期”,青海成為蔬菜生長寶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海東市互助縣抓住機遇,2019年起建設供港澳冷涼蔬菜基地,與海關部門對接建立合作機制,2023年,互助高原冷涼蔬菜在全省率先實現直供粵港澳大灣區。
據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青海省立足海拔高、氣候冷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環境潔凈的區位生態優勢和錯季生產特點,把發展高原冷涼蔬菜產業作為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的重要抓手,狠抓基地建設,強化科技賦能,提升品牌價值,拓寬輸出渠道,保供輸出能力大幅提升。目前,蔬菜已是青海僅次于糧食、油料的第三大農作物,每年種植面積穩定在65萬畝左右,產量保持在158萬噸以上,其中有70萬噸向外輸出,今年1至7月全省輸出冷涼蔬菜2000噸左右,是去年同期輸出量的2.1倍。冷涼蔬菜已逐漸成為全省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和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產業。
目前已培育的蔬菜龍頭企業13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達1500家,蔬菜種植農場達2300家。實現了蔬菜種植規模化、集中化、標準化,產能穩定性強,增加了市場認可度,推進了蔬菜產業發展。
目前,全省冷涼蔬菜產業主要分布在東部農業區的湟水河流域、黃河谷地、柴達木綠洲農業區,在突出河湟流域,兼顧其他地區,加快推進“菜籃子”生產基地向黃河流域戰略轉移、向柴達木區域拓展,蔬菜基地建設由西寧、海東、格爾木三點一線的城市郊區和河湟谷地中心城鎮周邊及川水地區,延伸到各州府縣城周邊和灌區控制的東部淺山地區,湟水流域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以設施農業發展為主,結合部分地區冷涼優勢,大力發展供港蔬菜。沿黃流域地區逐步加大設施發展同時兼顧露地蔬菜。柴達木地區充分利用光熱、土地等資源優勢,設施蔬菜生產除保供當地外,積極探索戈壁鹽堿地設施農業發展。全省15個重點縣建成設施蔬菜、露地蔬菜、復種蔬菜、種苗繁育、食用菌生產分區,總體呈點狀分布、帶狀發展的格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