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稅務報
2025-08-04 09:47:08
原標題:一次特殊的“紅色之旅”
來源:中國稅務報
原標題:一次特殊的“紅色之旅”
來源:中國稅務報
一個蟬聲連綿的夏日上午,我以一名特邀黨員的身份,隨河北省東光縣廈子柴村黨支部20名黨員踏上前往山東省樂陵市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的紅色之旅,追思革命烈士張其煒。82年前,東光縣(當時隸屬山東省管轄)第五區抗日區區長張其煒在組織東光縣廈子柴村群眾撤退時英勇就義,后來其遺體被遷葬在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他的事跡為后人所敬仰。在張其煒烈士犧牲82年后的今天,我們懷著追思之情,開啟了這場特殊的紅色之旅。
大巴車像一艘穿越時空的航船,平穩地在柏油路上行駛。車窗外,驕陽似火、熱浪翻滾。車窗內,同行的朋友向我講述張其煒的事跡:“張其煒烈士走的那天,村口的大槐樹正在開花……”隨著他的講述,時光被拉回到從前。
張其煒1918年生于山東省樂陵市。1937年盧溝橋炮響,即將中學畢業的他毅然參加救亡救國的隊伍。1939年張其煒入黨,1941年從津南專署干訓班結業后,便被派到東光縣五區擔任區長。他帶領隊伍抗擊日寇,扒鐵路、割電線、端據點、除漢奸,打出一方抗日新天地。1943年春天的一個下午,年輕的張其煒在廈子柴村正組織群眾撤退,突遭日偽軍襲擊,為掩護鄉親,他身中數槍,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5歲。事后,廈子柴村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將張其煒烈士的遺體安葬在村北一處高崗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張其煒烈士遺骨被遷葬到山東省樂陵市烈士陵園。2013年8月,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建設期間,張其煒烈士遺骨最終遷葬至紀念園里一片肅穆的蒼松翠柏之下。
經過1個多小時的行駛,我們來到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該紀念園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建,紀念園主要由冀魯邊區革命紀念館、挺進廣場、紀念廣場、烈士碑林等6部分組成。紀念館以圖板、文字、實物及繪畫、模型、多媒體等形式,全面反映邊區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
我們漫步來到紀念廣場,只見寫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的紀念碑矗立在廣場中央,這座巨大的豐碑,述說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為表達對英魂的無限緬懷,我們一行人肅立默哀,向著紀念碑深深三鞠躬。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在腳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悲壯激越的革命史詩。
在張其煒烈士墓碑前,我們敬獻鮮花,默哀鞠躬,心中涌動著無盡的敬仰與哀思。墓碑莊嚴肅穆,仿佛在訴說著那段“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闊歷史,同時也似在提醒我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
先烈們用熱血鑄就的歷史豐碑,在時光中愈發巍峨。我們也愈發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紅色基因不應只是記憶,而應化作奮斗的底色,讓革命烈士的精神薪火相傳,照亮前行的征程。
(作者: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國家稅務總局東光縣稅務局干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