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08-19 09:09:08
原標題:探索中學數學過程教學“一模二聯三程四策五征六評”新范式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探索中學數學過程教學“一模二聯三程四策五征六評”新范式
來源:中國青年報
棗莊學院聯合棗莊市教學研究中心及多所中學,歷經十七年探索與實踐,構建了“一模二聯三程四策五征六評”的中學數學過程教學新范式。該成果以情境認知、建構主義和深度學習理論為指導,破解了傳統數學教學“重結果輕過程”的難題,實現了從知識傳授到思維培養的轉變,為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提供了可推廣的實踐樣例。
直面問題:針對傳統數學教學的三大創新
一是針對未有形成“過程教學”課程問題,團隊將課程標準中“過程教學”的理念被系統梳理為“知識形成-思維發展-問題解決”的完整鏈條,教師與學生在這一鏈條中共同探尋數學的本質。二是針對“過程教學”實施困難,團隊將分散于“教學建議”“實施原則”中的要點匯聚成統一的理論框架,清晰闡釋“過程”與“結果”、“教師主導”與“學生中心”的辯證關系,使教師能夠在整體視角下精準把握課堂節奏,學生則在連貫的思維旅程中自然成長。教材中的情境實例被進一步發展為層層遞進的“抽象思維階梯”。每一個情境都配有可視化的思維路徑圖,幫助學生逐級攀登,從直觀感知走向形式推理;教師依托階梯提示,輕松識別關鍵引導節點,課堂對話因此更具深度與張力。三是針對“過程教學”評價單一問題,團隊研發了“六維評價體系”——知識建構度、思維發展性、問題解決力、合作有效性、學習主動性、素養達成度——并配套課堂觀察量表。教師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學生則在持續反饋中精進思維品質。從理論框架到課堂實踐,再到精準評價,棗莊學院團隊用一條完整的“思維活動鏈”重新定義了中學數學教學:學生親歷發現與解決的全過程,核心素養與創新能力在一次次探究、質疑、重構中悄然生長。
破壁之路:十七年探索的三階躍遷
自2008年起,棗莊學院團隊以“理論構建-實踐檢驗-輻射推廣”為主線,分三階段推進研究:
理論奠基期(2008-2011):聯合教研員與骨干教師,調研傳統教學弊端,融合情境認知與建構主義理論,首次界定過程教學概念,體現了過程性、思想性、結構性、探究性、角色性等五大特征。
校本實踐期(2012-2017):以舜耕中學為實驗基地,開發“主題-情境-問題-過程”教學模式,構建首批案例庫,成果獲全國高校微課競賽二等獎,發表核心論文《過程教學觀與數學新教材的編寫》。
全域推廣期(2018-至今):覆蓋棗莊市多所中學,形成300余個教學案例,并在研究基礎上出版了《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初中數學教學與創新思維的融合》《高中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等專著,核心組成員主持《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數學單元教學中“問題串設計”的研究》《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等五項省部級課題,主持人與團隊成員發表研究成果《應用幾何畫板 實施過程教學》等15篇論文,核心組成員多次獲得省、市、區級教學成果獎以及優秀教師、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獲省級以上獎勵13項。
創新突破:“六維一體”教學新范式
棗莊學院團隊凝練出“一模二聯三程四策五征六評”的理論與實踐框架:
“一模”是指依據過程教學理念,提出“主題-情境-問題-過程”教學模式,核心在于展現知識形成過程、思維發展過程和問題解決過程。“二聯”是指在教學模式引領下發揮高校理論優勢,聯合中學骨干教師深入中學,進行多輪教研與實踐檢驗,并在實踐過程中對該范式不斷進行打磨與完善。“三程”是指在長期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知識形成-思維發展-問題解決”過程的系統理念。“四策”是指構建問題情境、同化與形成相結合、探究與傳授相結合、構建知識網絡四種教學策略。“五征”是指過程性、思想性、結構性、探究性、角色性五種典型特征。“六評”是指六維評價體系:“知識生成-思維深化-遷移創新-方法滲透-過程評價”聚焦學習活動本質,“技術融合”則保障精準服務教學。
展望未來:深化推廣與精準優化
展望未來,棗莊學院團隊將擴大實踐范圍,建設開放式案例庫,完善多元評價工具,推動過程教學從區域走向全國。這一成果不僅為數學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更為基礎教育與高校協同創新樹立了典范。盡管成果豐碩,該項目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下一步,團隊將聯合省外學校擴大實踐范圍,并開發開放式數字資源平臺,助力“過程教學”在全國落地生根。
(信息來源:棗莊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廣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