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06-25 08:53:06
原標題:我是“永久牌”不是“飛鴿牌”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我是“永久牌”不是“飛鴿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讀了談海玉老師的故事,我被深深感動,同時也很榮幸和自豪——我和談海玉有相似的經歷、相似的故事。我來新疆20年了,我想說的是,新疆是我的家。我的新疆我的家。
我是一名志愿者
2005年,我們一行27人從山東到達伊犁州霍城縣,開始為期一到兩年的志愿服務。霍城的志愿服務是我一生難忘的經歷,也是我和我的隊友們一生的驕傲。在圓滿完成服務崗位工作的同時,我和我的隊友們在團委的指導下一起組織了許多志愿活動。我們在水定鎮多次進社區送醫送文化、義診,我們到惠遠鎮進行遠足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在清水河鎮為患病教師募捐并捐出了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費,我們走進看守所進行艾滋病知識宣傳。我們用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志愿者良好的素質和形象。但是,正如我當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中所說的那樣,我和我的隊友們深知,在西部像我們這樣的志愿者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在更加艱苦的環境中默默工作著,他們中的很多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是一名醫生
在西部久了,我們對這片土地、對這里的人也有了感情。服務期臨近結束時,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和很多隊友一起選擇留疆,告訴大家:李飛是“永久牌”,不是“飛鴿牌”。
伊犁州友誼醫院是祖國西部邊陲的一所基層綜合性醫院,守護著伊犁八縣四市各族人民的身體健康。進入醫院后,我被分配到耳鼻咽喉科工作,從住院醫生一步步成長為副主任醫師,工作量在科室名列前茅,年手術量達200余例。無數個夜晚,為鼻出血、異物、外傷的急診患者解除病痛。
2010年,一個年輕的哈薩克族小伙子喝醉酒,把鼻子摔壞了,全都是血。小伙子在診療室里又吵又鬧,不配合檢查、治療。我幫他治療時,被狠狠推在地上。我沒有計較,耐心安撫患者,認真進行治療。第二天,小伙子找到我,真誠地向我道歉:“我的錯,你可以生氣、可以打回來,但你不要走,我們新疆缺像你這樣的好醫生。”看到小伙子用不熟練的普通話急切道歉的樣子,我的眼圈忍不住紅了。我更真切地意識到,來對了、留對了,新疆的老百姓需要我。
我協助主任組織成立了本專業全疆地州級第一個專業學術委員會,被任命為伊犁州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專業委員會秘書,協助主任委員負責專業委員會日常工作。先后獲“2007-2008年度友誼醫院優秀共產黨員”“2007-2008年度伊犁州直衛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建功新疆優秀大學生志愿者標兵”“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十大標兵”等榮譽稱號。2015年被任命為耳鼻喉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
2021年任醫務科主任后,我帶領團隊與江蘇省人民醫院等6家援疆醫院建立“科室結對+人才共育”機制,開展遠程會診300余人次,使轉診率大幅度下降;將醫聯體牽頭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幫扶落到實處,建立37個專科聯盟,讓各族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上級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
我們細化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推動醫療高質量發展,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國家三公考核中,伊犁州友誼醫院取得B++的歷史最好成績。
我牽頭組建醫療志愿服務隊,深入各縣市農牧區、社區,服務人群超過兩萬人,相關慢性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下降。
與許多醫療同仁一樣,我深深地愛著這份職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沒有人比我們更加關心患者的健康、更加努力地去建設健康中國……
我是丈夫
曾經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他們同一時間從山東來到新疆,同一個時間來到一個城市,5年后他們相識、相愛。這就是我和妻子的故事。
我和她是經人介紹相識的,沒想到兩人那么有緣,同時來到西部。
婚后我和妻子經常參加志愿者的活動,也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我們山東大學在伊犁有一支研究生支教團,師弟師妹們都知道,在伊犁也有一個家,家里有飛哥與飛嫂。
我是兒子
古語云:父母在,不遠行。但是我到新疆真的走得很遠。
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作為獨生子的我,一方面擔憂父母的身體,另一方面更是愧疚。這也是眾多游子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直以來,父母是我的靠山,每次都給予我最大的支持,這次也不例外。媽媽跟我說,孩子呀,你的命是撿來的,咱們能生活在一起就行了,離家遠一點沒關系。說完這些話后,父母作出了他們的決定:“搬到”新疆。
父母賣掉了家里的房子,與我一起住在了伊犁。現在又幫我照顧孩子。和很多80后一樣,沒有父母作為強大的后援,是不敢輕易邁進“二胎時代”的。
我很感謝父母,也很感謝周圍的人。小區里的爺爺奶奶軍團很快就接納了父母,讓他們在這里不再孤單。
我是哥哥
我常說,西部計劃是新時代的西遷,志愿者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后的新知青,志愿者之間是戰友,團委和項目辦是志愿者的“娘家”,現在的工作單位是“婆家”,我們這些留疆的志愿者是嫁出去的“女兒”,女兒們應該相互幫助,更要常回娘家。
由于自身專業的因素,我就成了大家的家庭醫生、保健醫生。經常有人會問我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咨詢一些公務員考試、體檢、結婚方面的問題。我都盡可能自己答復或者找同事同學幫忙答復。
隨著大家不斷成家,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和一大家子人,我的工作量也不斷增加,但是我更加快樂,家里人的健康是我所期盼的和最高興的事。現在,很多留疆志愿者的家人都知道,他(她)有一個哥哥在友誼醫院工作。
我是石榴籽
作為伊犁各族百姓中的普通一員,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和這里的人們。我和各族同事和睦相處,從維吾爾族師傅那里學會了各種手術、診療技術,從哈薩克族兄弟那里學到了各種民族風俗。2011年,我在烏魯木齊出差時突發十二指腸出血、休克,是同行的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同事把我送到了自治區人民醫院搶救。轉危為安后,我百感交集,是維吾爾族媽媽和哈薩克族兄弟給了我再一次的生命,我要用自己努力的工作去回報他們及所有幫助我的人們。
我有很多不同民族的親戚。醫院同事間結親的錫伯族親戚,醫患結親的哈薩克族親戚、維吾爾族親戚……這些親戚經常會走動,過年過節時更是會相互問候。
我是宣傳員
2018年5月,我參加了第六批對口援疆伊犁科技英才培訓計劃,在伊寧開往上海的T206次列車上,我與其他學員在火車上“出急診”的事跡贏得全車廂乘客的一致贊揚,大家紛紛伸出大拇指,為新疆青年點贊,為伊犁青年英才點贊!
到達南京后,我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學習。我一方面在科室的安排下積極學習業務知識,另一方面近乎瘋狂地向周圍人群介紹新疆、宣傳新疆工作總目標等情況。在導師的支持下,南京醫科大學、江蘇省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都出現了我介紹新疆、介紹伊犁的身影,我向大家發出了邀請:
穩定美麗的新疆,平安迷人的伊犁,歡迎大家!李飛歡迎大家!
也是通過去年介紹新疆、介紹伊犁的過程,我才發現,對新疆的愛已經深深地浸入骨子里。
2019年,我參加了自治區團委組織的西部計劃宣講團,在河北、在山西,我在講臺上向老師同學們介紹西部計劃、介紹新疆、介紹我的家鄉和家人。再次,我深刻感受到了我骨子里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了。
我是戰士
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讓剛到醫務科不久的我經歷了一次特殊的成長。我成了“發熱”的醫務科負責人。醫務人員調配、病區調整、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調整、患者轉運、參加會議、組織會診、培訓人員、疫情信息報告,與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加強交流指導……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的工作,手機幾乎每天都處于“發熱模式”,嘴和腿都閑不了。每天不知打了多少電話,發了多少通知,回復了多少消息。
但是,在忙碌的同時,我深深地被感動著——組織招募志愿者,24小時不到,就有500多名醫護人員報名;成立醫療支援小分隊,大家爭相報名上疫情一線;有夫妻、有父子、有母女,有推遲婚期的,有退休后堅持在崗的。我幫助大家總結工作經驗和亮點,鼓勵大家寫出自己的經驗和感受,讓所有的人認識這些沖在一線的英雄。
我也在一線。那時,很少能在辦公室中找到我,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可疑患者轉運、急危重患者的分診,這些一線的場所都能發現我的身影。在這里可以知道一線醫務人員需要什么,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說實話,真挺累,但那些醫護人員還在一線戰斗啊,作為醫務部門負責人,絕對不能掉鏈子!2022年,我與院領導帶隊進入霍爾果斯市定點醫院,負責醫療工作,通過科學、精準的救治和防護,病區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所有患者均順利治愈出院。
我是西部計劃的一員
2025年是西部計劃實施22周年,團委和項目辦一直很關心我們的成長,項目辦的領導常說:西部計劃留疆志愿者是人才援疆的延伸成果,是推進新疆志愿服務事業發展的寶貴資源。經過多年的準備,在團委和項目辦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170多名留在伊犁的留疆志愿者在2021年4月成立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留疆志愿者伊犁州服務隊。我們服務隊聯系留疆、離疆志愿者,搭建溝通平臺、愛疆建疆的橋梁。服務隊服務好留疆志愿者,為西部計劃志愿者留疆提供信息咨詢、幫助。通過互助,幫助留疆志愿者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服務隊在團委的指導下與各族各界優秀青年互動,共同提高。服務隊服務人民,繼續為各族人民提供志愿服務,弘揚志愿精神。
在伊犁兵地留疆志愿者們的支持下,我和大家一起設立了新時代西遷·西部計劃展廳,讓全國各地更多的人知道西部計劃,知道西部計劃在新疆開展的情況,知道伊犁有西部計劃,伊犁有一批扎根邊疆的留疆志愿者。
我只是數萬名西部計劃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員,我們的周圍有克州用暖流幫助孩子們的曹永琪、堅守在和田地區于田縣18年的03級志愿者駱洪梅,還有李進、路海龍、孫麗倩、牛素紅、田芳,很多優秀的留疆志愿者,我們深深地愛著新疆、愛著我們的家,這個群體很優秀,這個集體的榮譽才是我們最看重的,是我們最大的榮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