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6-21 14:11:06
原標題:山東莒南:精耕細管見實效 小麥單產創佳績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山東莒南:精耕細管見實效 小麥單產創佳績
來源:農民日報
眼下,正值“三夏”農忙時節,收小麥,播玉米,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廣袤田野一派繁忙。在板泉鎮尚家澇坡村的上百畝農田里,芊芊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尚慶林正忙著指揮農機手搶種夏玉米,種子全部采用良種包衣,3臺玉米播種機種肥同播,一次作業就能完成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等環節。
在剛剛過去的夏收,尚慶林種植的300多畝小麥,平均畝產超700公斤/畝,最高畝產達769.6公斤/畝。小麥有個好收成,尚慶林滿臉喜悅。“深耕深翻,寬幅精播,播前播后鎮壓……關鍵要科學管理,一種下就管,才能創高產!”尚慶林笑著說。
一種就管,精耕細管,是如今莒南縣糧食生產的真實寫照。莒南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莒南縣充分挖掘“地種肥藥各要素、耕種管收各環節”增產潛力,推進糧食穩產高產技術集成應用。今年,在選育推廣優良品種的基礎上,依托小麥規模主體單產提升行動,落實深耕深松、良種包衣、秸稈還田、播前播后雙鎮壓、寬幅精播、“一噴三防”等6項關鍵技術,促進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今年夏收,莒南縣小麥平均畝產較去年增加15公斤/畝。
有了好技術、好方法,還要有好的農技推廣服務。尚慶林告訴記者,每逢關鍵農時節點,農技專家都會來到田間地頭,發“明白紙”,開展技術指導。
為抓好抗旱保豐收,莒南縣緊盯農時農事,不斷優化農業技術服務,宣傳落實各項惠農支持政策,強化極端天氣預警及防災減災措施,積極指導服務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好科學春管春種,組建抗旱保產督導組,直插鎮村田間,現場協調水源調配、設備檢修等難題,春灌用水保障率達100%。農技服務隊下沉一線,分類制定小麥壯苗保墑、弱苗促轉技術方案,發放技術手冊5000余份。在道口鎮墩莊子村等托管麥田示范點,開展“田間課堂”現場教學,指導農戶科學追肥、病害防控,確保苗情穩中向好,一、二類苗持續保持高位。
站在莒南縣坊前鎮邱官莊村近千畝高標準農田里,春陽農機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邱慶偉干勁十足。小麥、玉米采用播種機播種、無人機飛防、水肥一體化管理、收割機收獲……耕種管收全程都能機械化,一個人就能管理上千畝農田。過去三四個人背著打藥箱在田里邊走邊噴藥的場景早已不在。現在,澆地有水肥一體化設備,打藥有無人機,按下遙控器,“3架無人機一天就能完成300畝至500畝地的飛防,噴灑效果更好,省時又省力!”邱慶偉告訴記者,近兩年,在高標準農田里種小麥和玉米,兩茬作物畝產都在600公斤至700公斤左右,每畝純收益在700元至800元。除了自己流轉的500多畝地,邱慶偉還通過提供托管等社會化服務的方式,輻射帶動周邊上千畝農田開展糧食規模化種植。
莒南縣依托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全縣進行玉米水肥一體化種植,為玉米規模種植主體安裝水肥一體化首部系統、管道系統5萬畝,促進玉米水肥高效利用,輻射帶動全縣玉米大面積均衡增產;依托花生糧油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重點打造5個“百畝田”、3個“千畝方”、2個“萬畝片”,項目區內實施深耕深松、配方施肥、良種包衣、單粒精播、適期晚收等關鍵技術,輻射帶動面積5萬畝以上。2025年莒南縣秋糧預計播種61萬畝左右,其中夏玉米47萬畝左右、新增夏花生2萬畝,預計6月30日前全面完成秋糧播種任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