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5-08-04 10:31:08
原標題:接辦“安全訂單” 聯創“單元安全”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接辦“安全訂單” 聯創“單元安全”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周宵鵬
□ 本報通訊員 孫華敬 李雪
河北省滄州市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由于區位特殊、經濟活躍,當地社會治安風險隱患復雜,群眾安全感曾長期偏低。近年來,在滄州市委堅強領導下,滄州市委政法委統籌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攻堅提升行動,群眾安全感連續多年持續上升。
《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發現,滄州市群眾安全感逐年提升的背后,是當地服務為民理念的具體落實,是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土化實踐的創新探索,更是對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的生動詮釋。
那些訂單接得“沉甸甸”
“那些路燈是眼睛,照亮了我的晚歸路,也照亮了我的人生。”2024年8月,滄州市委政法委收到女大學生小張的一封來信。
彼時上高三的小張下晚自習后回家必經的一條胡同偏僻雜亂、沒有路燈,父親張先生每晚到胡同口接女兒回家。然而,張先生意外因車禍致殘,無法再護送夜歸女兒。
正在張先生擔心的時候,他看到滄州市委政法委開展了“安全訂單”征集活動,填下了自己的需求——增加胡同路燈。此后一周內,不僅胡同安裝了路燈,而且公安民警還將胡同作為夜巡點進行重點把守。沒了安全顧慮,小張安心學習,如愿被理想大學錄取。
三年來,滄州市縣兩級政法委持續開展“群眾安全群眾提”活動,向廣大群眾征集“安全訂單”,共入戶走訪、問卷調查1000余次,完成定制服務200余項,收到群眾好評2000余條。
“這些‘安全訂單’是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和期盼,更是政法機關維護社會平安穩定沉甸甸的職責使命?!睖嬷菔形ㄎ嚓P負責人說。
那些時光過得“暖融融”
“你每天清晨分享在朋友圈里那些樂觀的內容,驅散了我的心理陰霾,點燃了我拼搏奮斗的信念,祝你春節愉快。”今年春節期間,滄州市委政法委科員小李收到一條暖心微信。
這位微信好友是小李購物時偶然添加的,平日素無往來。小李每日編發分享的“早安圖片”傳遞出的融融暖意能夠幫助迷茫的人校正人生航向,這讓他對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滄州市委政法委開展“每日一提示”,創新“早安滄州·平安同行”圖片微宣傳,每日清晨通過各社交平臺發布兼具風險提示和生活勵志的“安全提示”;推行“每日一掃描”,村(社區)網格員每日對轄區各類風險隱患進行全量排查,發現簡單問題現場化解,復雜問題及時上報。
滄州基層政法委員每周召開例會,對村級報送風險精準研判等級,落實管理措施;在對過往月份發案情況及風險數據進行分析基礎上,每月梳理特點、提煉規律,提前制發風險提示函,推動屬地和部門超前預警、源頭防范;每季度召開群眾安全感專題調度會,通報情況、分析形勢、解決問題,真正有的放矢、推動落實。
那些難事辦得“響當當”
今年5月2日,青縣居民何先生報警稱電動車被盜。清州派出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同步啟動“小案快偵”機制,通過視頻追蹤,僅1個小時便鎖定嫌疑人并追回車輛。
及時高效辦好小案是對民生訴求的直接回應。滄州市公安局把“破小案 護民安”專項行動作為維護群眾利益的切入點,高標準偵辦入室、入宅盜竊案件,2024年全年發案率大幅下降,破案率和追贓挽損率大幅提升。
嚴厲打擊群眾深惡痛絕的突出違法犯罪,2022年以來,全市刑事案件數、刑拘人數逐年下降;堅決遏制群眾防范薄弱的電信網絡詐騙,精心打造“數據偵查中心”,研發應用“AI智警”系統,預后被騙率大幅下降,追贓挽損率進一步提升;探索推進“網上楓橋”“行業楓橋”滄州實踐,建立“解紛獅”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數字導航,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大幅上升……
針對群眾反映最突出、問題最集中、重復提及率最高的事項,滄州市委政法委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攻堅行動。
那些地方守得“穩妥妥”
“滄州是‘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城市’,群眾安全感持續上升,相信在這里投資是正確選擇?!甭鋺魷嬷莸哪惩赓Y企業副總經理李洋對記者說。
近年來,滄州政法機關致力于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為各方來客創造平安和諧的旅游環境,聯合各級各部門共同參與,構建起平安滄州的安全空間。
滄州市推動大運河沿線8個縣區連線打造出8個“明珠”派出所、23個“平安示范村”、9個“平安示范社區”、27個“金牌調解室”、11個“24小時警務室”,將大運河沿線建設成為展示滄州形象的“風景帶”、群眾休閑娛樂的“平安帶”。
針對車站碼頭、集貿市場、景點公園等各類人員密集、流動性高的重點部位,滄州市公安局設置多個必巡點、必巡線、必巡區和快速反應點位,大幅提升街面見警率、管事率。針對重點行業領域,滄州市委政法委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市場、平安企業等“單元式”平安建設活動,以“單元安全”保障“市域安全”。
那些腳步走得“急匆匆”
在滄州市獻縣十五級鎮活躍著一支“夕陽紅”義務巡防隊,其中年齡最大的隊員已經68歲,最小的也有64歲。無論嚴寒酷暑,這支隊伍每天穿梭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排查安全隱患、化解鄰里矛盾,成為全鎮群眾的“守護神”。
滄州市積極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目前已有“夕陽紅”義務巡邏隊、“五老”幫教團、護邊(船管)隊等10支群防群治隊伍,共計6萬余人。滄州市制定規范化管理制度、明確職責任務,統籌組織這些隊伍開展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年均排查化解各類風險隱患3.1萬余處。
滄州市還創新“專兼聯動、警群共建”模式,組建由“公安巡特警或派出所民輔警+群防群治隊伍”的平安巡邏隊,針對不同時段、不同風險隱患開展交替巡邏,解決了公安警力不足和群眾隊伍經驗不夠的問題。
滄州市委政法委統籌相關部門用實際行動實現了群眾安全感的跨越式提升。當安全感成為市民安心發展的幸福底色,滄州這座正在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正以平安筑基托舉起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