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5-07-26 16:17:07
原標題:織密組織網,激活“三新”領域新動能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織密組織網,激活“三新”領域新動能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
大暑時節,在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村播婦聯實訓基地,幾名女主播正圍著村播婦聯主席宋紅紅,討論下一場助農直播的選品策略。
這個由“頭雁”主播領航賦能、“強雁”實訓基地聚能、60余名農村女主播“群雁”齊飛的婦聯組織,見證了本土農產品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08%、帶動200余名婦女家門口就業的生動實踐,也成為德州市婦聯創新“1+N”婦建聯合體模式、向“三新”領域延伸組織觸角、提升服務效能的縮影。
筑牢“三新”領域組織基石
面對新業態蓬勃興起、新就業群體流動頻繁帶來的組織“建不起、聯不上”困境,德州市婦聯以“1+N”婦建聯合體模式破局。該模式以區域內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成熟園區或重點社會組織的婦聯組織為引領“1”,輻射帶動周邊關聯密切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就業群體等“N”,實現組織聯建、服務共融、資源共享、發展共促。
通過系統化的實施方案、培訓指導、典型帶動,德州全域推進“1+N”婦建聯合體建設。目前,全市260個婦建聯合體帶動1400余個“三新”領域建立婦聯組織,為組織建設注入澎湃新活力。
凝聚巾幗力量暖人心
如何將“服務對象”轉化為“工作力量”?德州各級婦聯以可感可及的暖心服務凝聚人心。
“聽了王建老師分享的家庭教育課,學會了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太受益了!”快遞員李霞利用送貨間隙,通過德城區婦聯“娘家人暖心碼”推送走進德城區新業態新就業女性成長學院課堂。該學院在德城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婦聯的帶動下,鏈接本地資源,為300余名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快遞員提供行業孵化、心理關愛、技能提升等服務。
“街區婦聯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婦聯經常組織法律講座、經營培訓,還幫我們對接資源,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娘家’的支持。”楊家圈街區個體店主王女士道出了新就業群體的共同心聲。
釋放協同發展新動能
據了解,“1+N”婦建聯合體并非形式上的簡單捆綁,其生命力在于成員間緊密的互動聯結與精準高效的服務供給。天衢新區星凱社區婦聯便是典型代表,該社區有5087戶居民及183家沿街商戶,社區婦聯帶動駐社區的家政、幼兒園、物業、女性社會組織分別建立婦聯,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場地優勢,為“三新”領域婦聯搭建平臺、提供資源,實現合作共贏。
社區婦聯聯合家政服務婦聯,為居民提供日常保潔、家電維修等基礎服務,開展家政培訓、收納整理等技術指導課程,推動家政服務規范化,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專業服務。此外,社區“1+4”婦建聯合體開展巾幗家政進社區、婚戀交友、心理疏導、科學育兒等活動180余場,成功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矛盾等80余起,有力維護了社區的和諧幸福。
從“建組織”到“強功能”,從“服務者”到“主力軍”,德州“1+N”婦建聯合體模式正不斷激活“三新”領域婦聯組織的根系網絡,讓更多新業態女性在組織引領下找到歸屬、獲得成長、展現擔當。“我們將持續深化‘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擴面提質、服務陣地共建共享、暖‘新’行動聚力增效,團結引領廣大‘三新’領域婦女與黨同心、與德同行,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巾幗‘新’動能。”德州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劉芳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